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2/2頁)

成堆成堆晾曬好的白紙被整齊的切割,工人按大小,以三十張或者五十張一紮的定量捆紮好裝箱入庫,這些紙雖然沒有在市面上開始銷售,但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備貨。

同樣有書法愛好的蕭瑀非常的想要知道這種紙張的成本和售價,拉著一個胸前寫有農字的工匠管事問道,“你們這紙,一箱準備賣多少錢?”

“回稟蕭大人,村長目前並沒有銷售計劃,但想來應該不會太貴,咱們造一箱紙的成本,還不到一貫錢。”

一箱紙,大大小小好幾紮,數百張,居然不到一貫錢的成本,這太顛覆蕭瑀對紙張的認知了,要知道,即便是最便宜的麻紙,這麽一大箱,至少也是十貫起。

幸福村造的紙之所以這麽便宜,一是因為他們使用了溫度更高,燃燒時間更長的煤炭作為熔紙漿的燃料,二是因為他們造紙的材料並不需要農田裏種植出來的紅麻,只需要一些桔梗,樹皮,甚至是枯草都可以,造出來的紙雖然沒有後世的宣紙那樣的雪白精美,但追求的是能寫能畫這樣的實用功能。

先降低了制造成本,再去追求精美,這是孫享福給造紙工藝研究小組定下的方針。

“為何你們制造出來這麽廉價好用的紙張,卻不往市面上銷售?”

“大人有沒有想過,一旦我們幸福村的白紙大量上市銷售,蜀中那數萬戶種麻的農戶種出來的麻滯銷,他們將何以為生?”

“呃,這……”

蕭瑀一下子就被問住了,哪怕是現代社會,國家為了養活更多的人,也不得不讓一些落後的企業繼續存在,更何況是在選擇不多的古代。

此前孫享福和韋氏合作開發煤炭,也考慮到了原先那些以打柴為生的農戶,和韋氏約定了必須將他們招募到了煤炭作坊做工的條約,為了消化全部的人手,孫享福甚至還將一部分招募到了造紙作坊來做工,就是不想因為自己弄的一個產業,毀掉原本能夠生活下去的一些人的生活。

一個新的行業的崛起,對於舊的行業,可能起到毀滅性的沖擊,不考慮周全,就不能胡亂上馬,李世民體會到了孫享福的良苦用心,知道了他是一個在利益面前能夠保持克制的人,頓時心情便好了很多。

“幾位愛卿還是隨朕到其它的作坊看一看吧!”

李世民既然發話,蕭瑀便也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隨著李世民的腳步,往造紙作坊旁邊的一個大院子走去,這裏,是李世民最最重視的產業之一,冶煉作坊。

冶煉技術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核心,即便是在後世,也是這樣的,所以,這個作坊門口有層層護衛把手,未經允許的人,是不得靠近的,當然,這裏,並未對李世民設防。

馬林是冶煉作坊的管事,但他也隨虞秀兒去了朔州,所以,這裏負責的,是他的徒弟,馬賽。

而能在幸福村穿一身胸前和背後都寫著農字的衣衫,就是實力的一種證明,馬賽就穿著這樣的一身衣服,雖然他是個鐵匠。

齒輪,滑輪,合頁之類的精巧鐵器在作坊裏數不勝數,那些民用的農具,鍋啊!鏟啊!之類的這裏根本不會制作,小河集的幾間鐵匠鋪子就能造。

這裏,是專門制作核心物件的場所,甚至是專門研究冶煉技術的地方,比如水輪船上的整套動力系統,比如經過了數百次試驗,找到了最佳比例的高碳鋼。

李世民的目光最先放在了那一套木質的兵器架上,那裏,有一柄唐軍制式的長柄陌刀,刀口有著魔性的花紋,一看便知道是利器,慣於軍伍的他感覺到了這柄陌刀的不凡之處。

“此刀乃是何人所鑄?”李世民說話的時候,單手已經握向那柄長刀的把手。

“正是草民。”馬賽躬身答話。

這時,握著刀柄的李世民卻是面色一變,問道,“此刀外形與制式陌刀一樣,為何如此之沉?”

“此刀所用的材料和鍛造工藝有些不同,堅韌和鋒利程度,非一般戰刀可比。”馬賽有些傲然的道。

正是因為打造出來了這柄陌刀,孫享福才特許他學藝未滿一年便加入了農門,要說這刀的不凡之處,首先就得說到鑄造這柄刀所用的鋼材,這是印度特產的烏茲鋼。

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人就掌握了超高碳鋼的技術,去年席君買從印度帶回來的老婆中,正好有一個家裏是世代冶鐵的,結合了她口述的一些秘方,才最終有了這含碳量達到了百分之一點五到百分之二的超高碳鋼,也就是後來人們耳熟能詳的大馬士革鋼。

這種鋼比大唐同等體積的鋼材要重的多,是以,李世民入手之後,才會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