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真香

葉華從趙二賤賤的笑容中,知道了他的心思,所謂竹鼠不過是玩笑,徒弟真正想讓他看的是這一枚當五大錢!

作為葉華的徒弟,趙二在經濟學的修為上,絕對超過當世的很多人物,哪怕三司使李谷也未必勝得過他,當趙二冒著風險潛入南唐,希望解救韓熙載的時候,卻發現了市面上在流通這種當五銅錢,他立刻換了幾枚,帶了回來。

“師父,這東西很重要吧?”

葉華輕輕一笑,沉吟道:“這一枚小小的銅錢,就能要了李弘冀的命!”

“啊!”趙二大驚失色,“有那麽嚴重?”

葉華笑道:“從太史公撰寫史記以來,歷代的史學家都以帝王將相為描述歷史的主題,所謂明君賢臣,勵精圖治,天下太平,萬民安樂,也就是太平盛世。而一旦君王昏庸殘暴,佞臣小人,充斥朝堂,就會禮壞樂崩,國事艱難,以致不可收拾,國破家亡。”

趙二立刻點頭,“師父說得對,可這麽寫有錯嗎?”

“不能算錯,但也是十分片面,很不可取!”葉華掂了掂手裏的大錢,“這枚銅錢的實際份量,不過是普通銅錢的兩倍多,南唐卻說這是值五大錢,民間承認嗎?”

趙二默然搖頭,“在民間,這種大錢最多頂四文小錢,所以用小錢買竹鼠,是三文錢一個,如果買三只,用大錢付,就需要兩枚十文,其實不過是八文小錢。”

葉華笑道:“所以錢能值多少,不只是朝廷說了算,還要看民間接不接受。”

雖然史記裏面也有貨殖列傳,太史公因為交不起錢,又不能不修史記,所以才忍辱選擇了宮刑,正因為切膚之痛,司馬遷著實研究了一番經濟。

此後歷代也有不少理財高手,寫下了許多高明的見解。只不過這些大家跟葉華沒法相比,畢竟他所處的時代,經濟高度發達,信息有格外豐富,隨便揪出個人,扔到古代,就能侃侃而談,頭頭是道……自從漢武帝以來,鑄幣就是朝廷的特權,代表著一國的信用,等閑馬虎不得,比如漢代的五銖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般情況下,初期鑄幣都是足兩足值,成色最好,交易起來,非常方便,不用擔心。

可隨著經濟發展,貨幣需求量大增,加之中原自古以來,就缺少貴金屬,這時候負責鑄幣的朝廷,就會動些歪腦筋。

比如在銅錢裏混入鉛,或者幹脆在用料上打折,鑄造又小又差的錢,以次充好……貨幣和財政,都是朝廷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但是這二者有著很明顯的區別。

財政手段,通常表現為增加稅收數額和種類,一句話,直接從兜裏掏錢——恰恰人們最反感這種做法,每當要增加苛捐雜稅,就會與人出來為民請命,地方上也反對聲一片,甚至會激起民變,不可收拾。比如加征三餉,就斷送了大明江山,這樣的教訓並不少見。

相比之下,貨幣手段就隱蔽多了,動靜也沒有那麽大。

只是在錢上面下功夫,鑄劣幣,即便老百姓知道了,也只是罵罵而已,沒有別的辦法。

所以在貨幣上打主意最容易,古今通用,哪個國家也不例外……在金屬本位的時候,還會有所收斂制約,等到了紙幣的時代,那就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想怎麽印就怎麽印,魏瑪政權的馬克,某公的金圓券,還有津巴布韋的數不清多少零的紙幣,都是其中的傑作。

就連千古第一賢相諸葛亮都不例外,劉備占領巴蜀兩川之後,就發行著名的太平百錢,用一文多的大錢充當一百文使用,狠狠盤剝蜀國百姓,靠著這個,才能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跟強大的曹魏抗衡。

當然,蜀國百姓因此困苦不堪,怨聲載道,許多兩川本土的臣子,諸如譙周等人,才會在鄧艾殺進蜀國之後,就力主投降,成了可恥的降臣叛徒……

所以說,當使用經濟學來解釋歷史的時候,就會呈現出和正史完全不同的面貌。

葉華滔滔不斷,不只是趙二聽著,就連符三都托著腮幫,若有所思,“侯爺,按你的說法,南唐發行當五大錢,就是走向敗亡的開始了?”

葉華微微點頭,“雖然還為時尚早,但至少說明,李弘冀開始敗壞透支信用,他這是自毀根基!自己找死!”

“他又不是笨蛋,為什麽會自己找死?”符三追問。

趙二道:“這個弟子能解釋,李弘冀雄心勃勃,頻頻對外用兵,又擴充水師,耗費巨萬,還有他收下了孔家,收下了許多僧人,又收下了那麽多的士人!他們到了江南,沒人甘心啃窩窩頭,喝稀粥,全都要過好日子!尤其是那些和尚,我們滅佛,熔鑄佛像,他們就在江南大肆建造廟宇,四處化緣,樹立金身。還有人私下熔鑄銅錢,制造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