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會寫楷書的馮太師(第2/2頁)

可是葉華看到這些活字,不停皺眉頭,他試著排了幾句話,印在紙上,結果是有深有淺,效果出奇得差!

沒開玩笑吧,印刷術可是四大發明啊,活字印刷又堪稱天才的壯舉,怎麽還不如雕版印刷,毛病出在哪裏?

葉華拿起了幾個活字,仔細對比,漸漸的,他發現了問題……符三見葉華悶著頭,顯得很不愉快,她也湊了過來。

“有毛病?”

“嗯,我把事情想簡單了,其實活字印刷和雕版沒差的。”

葉華突然有些沮喪……雕版要一刀一刀在木板上刻,一版一頁,容不得半點錯誤。可事實上呢,活字印刷也是要一個字一個字刻出來,工程量並不小。

而且漢字數量眾多,加上又有重復的,所以要想使用活字印刷,就要先弄出幾十萬個活字,對於一個書坊來說,是最基本的要求……活字印刷出現之後,曾經有個福建人林春棋用了二十一年的時間,耗去白銀二十多萬兩,才刻成大小楷體銅活字四十多萬個,花費之巨大,可見一斑。

這麽大的數量,一個工匠當然沒法完成,甚至需要好多批次,好幾年的時間……不同的工匠,不同的批次,必然會出現字體不一,大小不同的情況。

把這樣的活字排在一起,用來印書,能印出精品就奇怪了。

葉華想通了,難怪從北宋就發明了活字印刷,卻一直沒有占據主流,活字印刷的問題的確太大了。

當然了,反觀字母文字的地區,情況就好多了,26個字母,加上大寫才52個,隨便怎麽編排,難度都小了無數倍,在他們手裏大放異彩也就不足為奇了。

葉華仔細估算了一下,使用活字的確能降低成本,但是卻沒法降低太多,而且還會犧牲質量!

古人已經總結過了,“若止印二三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成本才會降低,活字印刷的優勢才會凸顯出來。

而中國古代大多數書印刷的數量不多,需求量大的四書五經等經史子集千年不變,使用雕版印刷相對方便、快捷,並且一次刻成,保留整版,便可以反復印刷。書坊為了追得利潤,力求降低成本,就不願意丟掉原有的傳統雕版工藝,而去采用活字印刷這種新技術。

而一些文人,也情願意花費功夫,手抄書籍,又降低了對活字印刷的需求。

總而言之,活字印刷被冷遇,是有很復雜的原因的。

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有!

那就是舉全國之力推廣,設立官方的書坊,建立標準化的字庫,然後統一鑄造活字,保證大小字體一致。

然後就是大量刊印,比如新的教材,就很適合這個方式。

葉華興沖沖找到了王溥,王相公也跟葉華一起編撰教材,有同樣的困惑,聽葉華說完,他頻頻點頭,最後居然是朗聲大笑,開懷不已!

“好,真是個好辦法!”

王溥怎麽會這麽高興呢?

他不是和葉華商量著,要建立官學嗎!要掌握輿論大權嗎!

學問的成功與否,和流傳的程度很有關系。

那些儒家經典經過了一千多年,市面上到處都是印刷版,文人家裏藏了許許多多手抄本,浩如煙海,你王相公就算弄出了新的學問可又怎麽和人家爭?

葉華提到了活字印刷,提到了統一字庫,統一印刷……這些東西怎麽能不打動王溥的心!他分明看到了出版大權回到朝廷的希望。

這事做得!

“冠軍侯,老夫鼎力支持,我這就上書陛下,想來陛下也會同意的。”王溥又問:“那個活字制作,你有章程沒有?”

“有,我準備在冠軍坊制作,拿出制造軍器的態度,務必把活字做好!”

“那就太好了!”

王溥想了想,又道:“還剩下一件事,就是這個字庫,要怎麽做?”

“印刷嗎,當然要用工筆楷書,王相公的書法那麽好,就由你寫吧!”葉華建議道。

王溥連忙擺手,“不行不行,老夫長於行書和草書,實在是寫不了楷書,會貽笑大方的!我給你推薦一個人如何?”

“誰?”

“馮道馮太師!他的小楷可是天下一絕,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