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2/2頁)

可縣學沒有教大家學《宋刑統》怎麽辦?我只想告訴大家,縣學只是一個學習的地方,教授幾乎不布置課外功課,為什麽?就是留給大家自己去讀書學習的時間。

我問過狀元馮京,他什麽時候看的《宋刑統》?他告訴我,他在讀縣學時就背過了,而我們縣學的藏書閣內就有《宋刑統》,又有幾個人去讀過?

大家要反思,自己和狀元的差距究竟在哪裏?如果想不到,那我來告訴大家答案,差距就是兩個字,勤奮!”

範寧的一席話引來了學生們雷鳴般的掌聲,不得不說,範寧的話給所有人都帶來了巨大的啟發,每個人都恨不得立刻沖進藏書館,開始發奮苦讀,連縣學教授們也受到了巨大震撼,縣學為此修改了遊學章程,將遊學時間改為每年一次,要求學生們深入了解百姓疾苦,每個學生至少要遊學滿五個月才能順利完成學業。

直到數十年後,縣學新生們進入縣學的第一件事,依舊是深入學習並理解範寧在皇佑二年的這番講話。

範寧結束了縣學之行,隨即又去縣衙拜訪縣令高飛,讓範寧松了口氣的是,高飛正好去了京城公幹,讓他躲過了一系列慶祝活動的煩惱。

不過範寧還是從楊縣丞手中接過屬於他的一份優厚獎勵,平江府、吳縣和數十名縉紳大戶共計獎勵他三千四百兩白銀和五百畝土地,這裏面僅平江府首富朱家就獎勵他一千兩白銀。

這也是範寧今天來縣城的主要目的,優厚的獎勵他怎麽能不要?

書中自有黃金屋在這時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考上舉人,你能從貧寒書生變成擁有幾百畝地的鄉紳,考上進士,則搖身變成大戶。

大宋各地都有獎勵科舉的傳統,州縣兩級官府會撥出官田作為獎勵,銀錢獎勵主要來自縉紳大戶的捐贈,貧瘠的州縣就稍微少一點,而像江南發達地區,考上進士的士子都會得到豐厚的獎勵。

黃昏時分,在吳縣長橋鎮的寶帶酒樓內,李大壽和蘇亮為範寧接風洗塵。

蘇亮因為程圓圓的事情已經和家裏吵翻,在李大壽家裏避難。

他祖父蘇晉文堅決反對和揚州的土豪聯姻,在他看來,孫子應該和京城的權貴或者宗室聯姻,否則辛辛苦苦考上進士又有什麽意義?

而蘇亮的父母則怪責他沒有和家裏商量便擅自做主婚姻。

總而言之,幾乎沒有一個人支持蘇亮的愛情。

但一向文弱的蘇亮在這件事上卻是出乎意料的強硬,他寧可和家裏鬧翻也不改自己的初衷,一心想娶程圓圓為妻。

喝了幾杯酒,範寧搖搖頭道:“小蘇,我覺得這件事你還是有點性急了,你不應該這麽早就告訴家人,你才十三歲,不管從年齡還是你的仕途,你都遠遠沒有到談婚論嫁的程度,你應該過幾年再告訴家人。”

蘇亮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冷笑道:“現在說這話又有什麽意義,我已經給家裏說了,並且引起了掀然大波,你說我現在該怎麽辦?”

範寧聳了聳肩,“我勸你還是早點進京報到吧!這件事只有靠時間來改變,反正不是你妥協,就是你家人妥協,沒有第三條路。”

說到這,範寧將一張錢鋪存票放在桌上,“這是你中獎的一百六十兩銀子,存在朱氏錢鋪,提銀密號是五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