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9章 柱下(第2/3頁)

“鹹陽已不是一座城了。”黑夫想起了來到鹹陽後,新認識的那位朋友總結的話。

黑夫暗想:“若要用後世的詞語來形容現在的鹹陽,應該是首都圈,才足夠準確吧……”

你也可以這麽認為,渭南,就是鹹陽的雄安新區。

政府機構,也漸漸搬遷到這邊來了,比起略顯狹小的北宮,新建的章台宮更加威儀高大,遂取代鹹陽宮,成了秦國的政治中心,著名的“完璧歸趙”便是在此發生的。

秦王政也不喜北宮,偏愛此地,每年大多數時間,他都在這裏處理政務。

為了提高行政效率,除了守衛鹹陽的衛尉,管著宗廟祭祀的奉常留在北宮外,其余七卿官署,及丞相府、禦史府都集中到了章台宮附近,分列章台街兩側。

他現在後頭望去,能見到章台宮的墻高門偉,望之高聳雄壯,不亞於後世故宮。但黑瓦黃墻的色調,配上開闊清朗的天空,飛鳥棲身,明峻挺立,郁郁如與天連的冀闕,更多了幾分厚重,也更合黑夫審美。

但宮墻之外,章台街兩側,卻盡是一些低矮普通的建築,建築也稱不上新,雖然常有人出入,黑衣官吏麽腳步匆匆,卻輕手輕腳,幾乎不發出一點多余的聲音。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普通富戶呢,然而從這些小裏巷進去,就能撞見守衛森嚴的兵衛,再一擡頭,你就會赫然發現,那匾額上寫著的,竟是丞相府、禦史府!

黑夫不由想起前世聽過的一個笑話:“藏在中南海胡同裏的中央機關,還沒有一個四五線小縣城縣政府氣派……”

所以在這裏,黑夫見到的,不是渭北鹹陽市肆的繁華熱鬧,而是帝國心臟在沉穩有序地跳動,都邑官府其百吏皆肅然!

他雖然才上任兩天,卻在上班途中有幸見到,雞鳴剛過時,上百石從各郡縣送來的文書簡牘被十余輛馬車拉著,途徑章台街。先在丞相府、禦史府進行分揀,一部分分發諸官署,極重要的交給章台們值守吏,再呈送用過朝食的秦王政親自驗查。

見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秦王才會令人敲掉泥封殼,送給他親自禦覽……

據說,秦王是個工作狂,他“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每天要批閱120斤奏疏!

秦王都如此勤政,秦律也提倡每日公務不得拖延過夜,所以章台街旁的各大官署,在沉靜的外表下,也是一片繁忙景象。

好在黑夫這個議郎本就是事情不多的閑差,又有“查資料”的正當理由,也不算翹班,他過了一條巷子,卻沒有走入被一群博士儒生擠滿,嘰喳不已的禦史府大門,而是繞到了其側後方,一座被水井包圍的院子外。

院門上,赫然寫著“禦史府藏室”幾個大篆。

這裏是禦史府的藏書之室,也就是秦國的國家圖書館、國家档案庫,四方文書,即掌管中央的奏章、档案、圖書以及地方上報的材料等,都集中在此。

黑夫出示自己議郎的銅印黑綬,以及準許出入的簡牘文書,又被要求留下這年頭人人會帶的打火燧石後,才在小吏引領下得以進入。

“議郎要看什麽書?”

黑夫這是第二次來,藏室小吏對這個到了藏室裏翻書,結果竟睡著的議郎有些印象。

“我今日先不尋書,我找人,柱下史可在?”黑夫笑道。

“藏室有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四位柱下史,不知議郎找誰?”

大秦的國家圖書館統屬於禦史府,但裏面又細分為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四處,明堂是秦國自己的史書典籍,金匱藏秦法律令,玉版藏戶口圖籍。

唯獨石室是新建的,收有掠奪來的六國史籍、藏書。

黑夫要找的,正是石室柱下史。

小吏引領他在邊緣回廊裏穿行,途徑廳室,便能聽到沙沙作響的聲音,是刀筆秦吏們在抄錄文書,還不時能遇見搬著一箱箱竹簡出入的吏員,這年頭讀書也是體力活,不比搬磚輕松。

黑夫心中不由閃過一個念頭:“若是輕便的紙張能被發明出來,也不必這麽累了,而且隨著天下一統,郡縣事務繁重,落後的書寫載體,也開始難以適應秦精細到極致的行政了……”

正思索間,石室到了。

秦國掠奪六國典籍,更多出於勝利者的心態,對六國典籍真正感興趣的人不多,所以來這裏閱書的人寥寥,門扉微敞,左右無人。

“柱下史?柱下史?”

藏室小吏來到門內輕聲呼喚,半晌不見人作答。

他只好加大了音量,這時候,裏面總算響起了一個不耐煩的聲音。

“是誰在外呼喊攪擾?”

小吏頭一縮:“柱下史,有位議郎有事相詢,特來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