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8章 沈國公打臉(第2/3頁)

而且這首詞很是貼切。

少年人一天沒事做,偏生喜歡裝比,於是就裝作文藝青年的憂郁模樣,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覺得這樣的姿態很牛筆,定然能引來無數妹紙的關注。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王徽本來是含笑聽著,怒氣全消,覺得沈安就是惡作劇教訓年輕人。

此刻他忘記了沈安也才二十來歲,在文武雙全的名頭之下,下意識的把沈安當做是那等老成之人。

聽到下半闕時,他嘆息一聲,覺得今晚一敗塗地。

上半闕可以理解為沈安罵那個年輕人裝比,那麽下半闕意境一變,讓人惆悵不已。

人大了,閱歷多了,經歷的倒黴事兒多了,就不會再弄什麽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為啥?

因為惆悵的事兒已經夠多了,還弄個憂郁的模樣來幹啥?給自己添堵?

上半闕是無憂無慮的少年,下半闕就是飽經滄桑的中年。

“一首詞兩等境界,沈國公果然是文采飛揚。”

眾人不禁嘆服,有人疑惑的道:“既然他如此的文采飛揚,那為何不肯多作詩詞呢?”

“是啊!我輩但凡有些詩詞,就恨不能馬上作出來,傳於各處揚名。”

“諸位,想想沈國公前面的一首詞吧。”一個官員用那種‘你們一群庸才哪裏能理解沈國公’的姿態說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眾人不禁臉都紅了。

——哥不屑於和你們爭風吃醋,爭奇鬥艷。

這人的境界真的是太高了些,竟然是淡泊名利的那種。

王徽不禁重新審視著沈安這個人。

俗話說言由心生,能作出這等境界的詞,沈安定然是淡泊名利的那種人。

這等人孤傲不群,卻有大本事。

想到沈安在文武之道上的建樹,王徽就用恨鐵不成鋼的那種眼神看了群臣一眼。

你等但凡有些出息,高麗也不至於被宋遼兩國夾在中間。

想到這裏他不禁多看了金成俊一眼。

這個臣子先前給他的印象並不好,覺得言行談不上君子。

但在經歷過這幾日後,他深刻感受到了一個道理:所謂的君子,大多是不能做事的。

而他是帝王,要的是能協助自己治理高麗的臣子,而非是整日只知道詩詞文章的大儒。

但這等君子卻必不可少,可以作為制衡。

王徽心中轉動著這些念頭,隨後就會在高麗引發一次官場小地震。

而被他視為能臣的金成俊,此刻卻在想著自己這個臥底以後怎麽討好沈安這位大佬。

稍後沈安回來,王徽順勢散了宴會。

回到驛館之後,蘇軾也不急著去睡,去尋了沈安。

“安北,借了兩百萬貫,若是他們還不上怎麽辦?”

這是蘇軾最擔心的地方。

一旦兩百萬貫打了水漂,沈安就是罪人。

“還不上更好。”沈安笑的很邪惡,讓蘇軾不禁雙手抱臂。

“什麽意思?”

“就是還不上的意思。”沈安淡淡的道:“高麗只要允許大宋商人自由經商,隨後大宋就會用貨物來低價傾銷,同時售賣奢侈品,如此把高麗的錢財吸納回去,等兩年後王徽再想還錢時,卻只能徒呼奈何。”

“你好毒!”蘇軾咂舌道:“你竟然盤算到了兩年後,不,你在售賣兵器上讓高麗人得意……”

“不不不!高麗人並未占便宜。”沈安喝了一口自己帶來的茶,愜意的道:“王徽嚴查了兵部的貪腐,以為咱們給的價錢實在了,可他哪裏知道下面的蠅營狗苟。高麗采買兵器,除去兵部的人貪腐之外,還有兩層人在上下其手,那價錢依舊貴不可言呐!”

呃!

蘇軾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也就是說,王徽是個被蒙蔽的蠢貨?還自以為得意,實則被手下的官吏們給聯手糊弄了。”

“沒錯。”沈安說道:“你想想先帝時,大宋的那些官吏難道不是在糊弄他嗎?”

“這就是先賣兵器大賺一筆,還借此讓高麗人允許大宋商人自由經商……嘖嘖!這就是挖了個大坑給他們。接著又是借貸。”

“到時候高麗發現湊不齊兩百萬貫時,只能是利滾利了。”蘇軾歡喜的道:“這就變成了高麗從大宋借高利貸,哈哈哈哈!”

沈安淡淡的道:“也有別的法子抵債。”

“什麽法子?難道用他們的女人?”蘇軾來到這裏很是老實,所有的邀請都推拒了,但卻覺得憋得慌。

“譬如說……用土地來抵債怎麽樣?”

沈安說的很是平靜,蘇軾卻炸了。

他先是出去看了一眼,見兩名鄉兵守在外面,這才放心回來說話。

“安北,你竟然謀劃用錢來買高麗人的土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