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9章 道德三皇五帝(第2/3頁)

仆役說道:“阿郎,這會不會是包拯想到的法子?”

“不會。”歐陽修擡頭,臉色微紅,“包拯此人雖然也有些沽名釣譽的意思,可卻沒有這等手段。他的手段……剛直。所以這是沈安的謀劃。

沈安此舉讓包拯名揚天下,多少人就這麽莫名其妙的成了他包希仁的學生,而最讓老夫唏噓不已的是會有多少人成為包拯的衣缽傳人。”

他舉杯喝了一口,“每個官員,每個讀書有成的,都希望能有人繼承了自己的學說和治國理念,他們會去尋找接班人,老夫這些年找了許多,王安石、司馬光……可沒人能繼承老夫的理念。包希仁這一下卻成功了,無數學生,總有人會把他的那些想法奉為圭臬。”

他舉起酒壺仰頭就喝。

仆役擔心他的身體,就勸道:“阿郎,此事犯忌諱呢!”

“咳咳咳!”歐陽修放下酒壺,苦笑道:“包拯多少歲了?等那些看了他的讀書筆記的讀書人出仕時,他早就致仕了。這人死如燈滅,誰會忌憚一個致仕等死的老人?”

呃!

年齡原來也是一種避險的優勢嗎?

仆役覺得自己又學到了一招。

“更衣更衣,老夫要去尋包拯說話。”

歐陽修徑直去了政事堂求見。

他的資格太老,沒人能拒絕。

稍後包拯和他在政事堂裏溜達。

“那是你當年給沈安的讀書筆記?老夫記得你當時說讓他好生讀了,回頭去科舉。可最終他還是沒去科舉,反而一步步進入了中樞,你這算是成功還是失敗?”

歐陽修看著周圍的一切,覺得很是熟悉。

“成功……什麽是成功?”包拯眯眼道:“你想要什麽,做到了就是成功。”

歐陽修側身看著他,“那你想要什麽?”

“老夫想的是國泰民安。”包拯伸手拍拍墻壁,“人一輩子總得指望著什麽,否則太過空虛。老夫就指望著國泰民安。看著這個大宋一點一點的強盛起來,老夫每日都覺著歡喜。這等歡喜,比什麽酒宴和青樓更讓老夫迷醉。”

這是一次悄然的譏諷。

歐陽修就喜歡這些調調,聞言就笑道:“老夫生性就是如此,最喜悠閑的日子。不過此次的事,老夫當時喝多了,沒能呵斥那人。”

說著他拱手賠罪。

包拯皺眉道:“人都有得意的時候,得意不可忘形。人也有失意的時候,失意不可頹廢。你如今看著就有些頹廢。”

歐陽修苦笑道:“老夫都是風燭殘年了,難道還得去掙紮一番?”

包拯看了他一眼,見他臉上皺紋橫生,頭發找不到一根烏黑的,就嘆道:“既然如此,為何不安然度日?”

整日吃喝玩樂,這是哪門子的養生之道?

包拯的身體保養手段就是沈安一手安排的,總體來說就是少焦慮,多豁達,這是態度。其次就是勤走動,少吃多餐。

這些看似簡單的養生手段,在長期堅持後,讓包拯的身體漸漸恢復了過來,比之歐陽修看著要精神許多。

“罷了!”

歐陽修搖搖頭,“老夫走了,你……你比老夫大八歲,可看著卻依舊精神,老夫不如。”

包拯以為他這是心灰意冷了,就勸了幾句。

可歐陽修卻得意的道:“老夫在百姓中的名聲可不小。你有讀書筆記,老夫有改良文體之功,不過是伯仲之間罷了。”

這個老家夥還是不肯服輸啊!

如此也好。

包拯也不希望歐陽修就此頹廢,“那咱們拭目以待。”

“好!”

歐陽修得意洋洋的回去了。

中午有人請喝酒,歐陽修聽到有幾個自己喜歡的年輕俊彥在,就興致勃勃的去了。

這次請客是在一家有名的酒樓。

酒樓的二樓有走廊,在這個有些冷的季節,弄個炭盆烤著,在遊廊上喝酒作樂,很是歡喜。

而在遊廊喝酒有個好處,那就是能看到表演。

下面的大堂處有個台子,幾個女伎正在歌舞。

歐陽修坐在上首,那些人紛紛出言吹捧,又拿出自己的詩詞文章來請他點評,一時間其樂融融。

歌舞突然結束了,眾人頓時大怒,紛紛出言質疑。

這年頭喝個小酒都沒歌舞助興,還喝什麽?

掌櫃走到了台子上,笑吟吟的指著邊上一個男子說道:“今日小店請到了一位說書人,還請諸位客官品鑒。”

“說書人?”

汴梁各種娛樂手段繁多,但大夥兒對所謂的說書人還是有些懵。

那個男子走到了台子上,馬上有人弄了案幾來。

案幾上有一把尺子,男子拿起尺子拍了一下。

呯!

周圍安靜了下來。

男子開口說道:“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