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衣冠冢(第2/3頁)

“多謝。”

住持再次行禮,隨後第二天,大相國寺就開始了施粥。

新糧未收,舊糧卻吃完了,這便是青黃不接。

那些人攜家帶口的來喝粥,大相國寺得了功德,沈家得了名聲。

隨後城外的衣冠冢完工了,沈安去看了看,找出了當年被自己從雄州帶來的一件衣裳。

這件衣裳就是沈卞的,此刻被埋在了衣冠冢裏。

沈安全家都來了,默然行禮,從此後,他們在汴梁就有了要祭祀的墳塋。不過按照沈安的安排,以後他去了之後,大抵會葬在雄州。

不葬在雄州,那叫做什麽雄州沈?

夕陽緩緩落下,沈安站在衣冠冢前,靜靜的感受著落日余暉。

“為人子者,能做到你這麽樣的已經很不錯了。”

包拯來了,一壺酒被他倒了半壺在墳前,然後他坐在墳前說道:“你沈卞當年在汴梁讓許多人討厭,君臣都說你瘋了。後來你去了雄州,還操練了鄉兵……你一心就想北伐,可那時的大宋誰想著北伐,等你失蹤之後,安北和果果卻因此而備受冷落。”

沈安站在邊上,默然想著那些往事。

包拯喝了一大口酒,“那一路啊!他們兄妹才多大,從雄州到汴梁有多遠?沈卞,你該慶幸你有個好兒子,他背著果果來了汴梁,然後一步步的走到了如今……如今的大宋變了,變得自信,變得兇狠。”

“如今的大宋和遼人平起平坐,大宋外患平息,這裏面安北功勞不小。”

“這孩子是個有心的,他用功勞為你換取了今日的尊榮,讓你能青史留名,為人父者,沈卞,你可含笑九泉了。”

“沈卞,你安心的去吧,剩下的就交給老夫了,老夫會看好他們兄妹。”

沈安躬身。

包拯仰頭幹了壺裏的酒,大笑著遠去。

沈安跪在墓前,低聲道:“不知道您去了哪裏,不過我想該是天堂。我會看好果果,讓她一生無憂。您一定會記得大宋,那麽我會看好大宋……直至那些威脅全部被消除。您……安心去吧。”

他不知道那位父親是什麽來歷,但憑著那些話,他就有了些猜測。

沈卞急切的想鼓動大宋重振軍備,可卻被視為異端。

“這個大宋……你說什麽都是白費勁,最好的法子就是慢慢的磨,一點一滴的把自己的想法磨進去。”

“如今大宋安好,該是如您所願了。”

沈安起身,“我會繼續努力,直至那個你所希望的大宋出現。”

他轉身離去,身後夕陽落在衣冠冢上,金黃一片。

……

隨後就是供奉牌位,沈安帶著果果去了大相國寺,隨行的趙五五帶著芋頭。

“見過沈郡公。”

住持很客氣,沈安微笑道:“先父之事倒是勞煩了諸位,沈某感激不盡。”

“哪裏哪裏。”

住持的笑容中帶著些許期待,稍後牌位擺好後,更是召集了群僧一起做法事。

這等規模的法事要做不少天,但沈家事先沒這個要求,所以隨行的趙五五好奇的道:“郎君,他們很客氣呢!”

“是啊!”

在許多時候,客氣就是提醒。

邊上的一個年輕僧人在說著這個大法事的不平凡之處,大抵做完之後,沈卞要是不能升天,那就不算數。

沈安笑了笑,帶著果果和芋頭進去。

他跪在蒲團之上,邊上是有些不安分的芋頭。

稍後他起身牽著芋頭出去,芋頭好奇的問道:“爹爹,那裏的是誰?”

“你翁翁。”沈安牽著他到了廂房,住持正在這裏喝茶。

“翁翁……翁翁是什麽?”芋頭從未接觸過這個概念。

“就是爹爹的爹爹。”

沈安坐下,有人送上了茶水。

“此事還請盡力。”

“沈郡公放心。”

自古以來,漢人對待信仰很是隨意,但對待祖宗卻格外的虔誠。

不管什麽情況,不管到了哪裏,只要安頓下來,漢人第一件事就是修建祠堂。若是沒有這個條件,那麽祖宗牌位也必須要供奉在家裏。

祖宗祖宗,子孫們走到那裏,就把他們帶到哪裏。

而唯一牽掛不舍的就是故鄉,而牽掛不舍的原因同樣是祖宗。

祖宗的墳塋在那裏,遠方的子孫會牽掛,會覺得心中不安,所以才會有了歸鄉祭祖。

沈安自然也是如此,他微笑道:“貴寺氣勢宏大,身處鬧市之中卻依舊能保持著那份寧靜,殊為不易。沈某此次麻煩貴寺,心中著實不安,這裏有些小意思,還請收下。”

他微微點頭,身後的聞小種出去,再進來時說道:“郎君,已經帶來了。”

外面剛才一陣密集的腳步聲,而且很沉重。

住持垂眸道:“沈郡公為國立功無數,這些只是鄙寺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