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雁門關,咱們那嘎達(第2/3頁)

……

騎兵在山路上緩緩而行,不時有戰馬嘶叫一聲,或是有人咳嗽。

包拯六十多歲了,此刻的他,就算是趙曙親自來了也認不出來。

一身棉衣大氅把他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外加一個棉帽……

若是後世人在此,一定會驚呼一聲,“這不是咱們那嘎達冬天的穿戴模樣嗎?”

棉大衣,棉帽,可惜包拯沒把手袖在袖子裏,否則和後世東北那地方的老大爺差不多。

天氣真的冷,包拯吸吸鼻子,覺得渾身暖和,就對身邊的官員說道:“這衣裳雖然看著笨重,可穿著卻暖和,比官服好。”

官員笑道:“是啊!不過包相您穿著這身大氅,看著威武不凡……歸信侯一片孝心,您這便好生享用吧。”

包拯和沈安情同父子,此次北行到了大名府之後,天氣急轉直下,沈安就弄了這一套衣裳出來。可包拯卻覺得太難看,有損顏面,於是不肯穿。

後來沈安使出了激將法,說什麽‘包公您若是不穿,這便是還想著續弦……’

老包都六十多歲的人了,前面有過兩任妻子,可都去了。

六十多啊!

這歲數在此時就是長壽,換算在後世的話,大抵就是八十歲的模樣。

這樣的人還要找女人?

老包的臉掛不住了,一路追殺,可最後還是穿上了這身保暖神器。

“暖和。”

包拯摸摸棉帽,上面有兩個小耳朵,若是放下來,就能在下巴那裏扣上,整張臉就只露出口眼鼻。

他覺得這帽子很新奇,卻不知道在沈安的眼中,他此刻就和一個老農差不多。

“安北,某可不穿這等東西,醜。”

曹佾一臉的堅毅,只是身體在發抖。

回身看去,將士們都身穿棉衣,帶著棉帽,喜笑顏開的模樣,大抵是大宋軍隊裏難得一見的景象。

“隨便你。”

沈安也穿了棉大衣,此刻覺得渾身暖和,就只想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面。

“啊嘁!”

曹佾打個噴嚏,吸吸鼻子,說道:“以往冬日裏行軍,將士們總是怨聲載道,一路要病倒不少人。可如今有了棉袍棉帽,這些都不是事……安北,僅憑著這個,你就是大功。”

“值幾條腿?”

沈安在看著這個天地。

前方距離雁門不遠了,山路不算是崎嶇,可周圍都是灰撲撲的。

入眼所見的植被不是綠色,和那些泥土石頭混雜在一起,給人一種蕭瑟之感,讓沈安想起了北方。

“啊嘁!”

曹佾有些頂不住了,但依舊在裝好漢。

“安北,據聞耶律洪基就在朔州,你說他會不會攻打雁門?”

在半路時,斥候就送來了這個消息,大家的心中都是一緊。

那可是耶律洪基啊!

這廝一年到頭就喜歡四處遊獵,可如今他卻突然出現在了雁門之外,讓人不禁要猜測他的用意。

“朔州距離西夏很近,耶律洪基駐軍在那裏,一方面可以攻打雁門,若是不成,還可以攻打西夏,這便是一舉兩得……”

沈安悠然神往的道:“若是能和耶律洪基喝喝酒,想來會很愜意。”

他來到這個時代,遇到了不少歷史名人。大宋的就不說了,可異族的名人卻見得不多。

唯一有名的就是梁皇後了吧。

那個女人……

沈安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蕭觀音。

後世傳聞蕭觀音是個才女,後來被冤屈而死,讓人扼腕嘆息。

可惜那個女人不可能跟著來,否則他還真想去見見。

“遼人敗了兩次,一次府州,一次雄州,兩次都是你在。耶律洪基看到你,第一個念頭怕是會令人殺了你。”

曹佾吸吸鼻子,覺得渾身發冷。

“雁門來人了。”

前方有人在叫喊,接著一隊騎兵就迎了過來。

“張舉見過包相。”

一個將領恭謹的行禮。

包拯點頭,“辛苦了。”

張舉擡頭,見到包拯的裝扮,特別是那頂棉帽後,嘴角不禁抽搐著。

這是包相?怎麽像是一個老農呢?

包拯還不知道別人對這個行頭的看法,他威嚴的道:“前面帶路。”

“是。”

張舉很恭謹,可包拯卻覺得不大對,就問身邊的官員,“老夫這身可是不妥嗎?”

官員忍笑道:“極為妥當。”

包拯看了後面的沈安一眼,突然覺得不對勁。

“包相……”

一個隨行的小吏想拍老包的馬屁卻尋不到機會,此刻見眾人都裝傻,不肯指出包拯像是老農的模樣,就冒死說道:“您這身穿著,看著就像是……老農。”

“老農?”包拯笑道:“極好。”

他嘴裏說著極好,可額頭上的青筋卻蹦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