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我為刀俎,彼為魚肉!

蕭逸征戰沙場近三十年,親手殺的人早已過萬了,見過的死屍更是不計其數,多年經驗積累下來,在驗傷、驗屍上的本領登峰造極,無人可比!

死者男性,四十歲左右,身材修長,不胖不瘦,從屍體的僵硬程度來看,大約死了兩個多時辰,死亡經過還需進一步推測。

第一步,查看死者的雙手,骨節寬大、布滿老繭,但從老繭的位置來看,死者生前並不習武,反而經常使用農具,是一個種地的好把事!

拇指、食指、中指側面沒有老繭,說明死者不經常執筆,或者根本不會寫字!

第二步,看牙齒,外出裏進,磨損嚴重,槽牙還缺失了兩顆,說明生前常年咀嚼粗糙食物,甚至啃食過草根樹皮之類!

如果是貴族子弟,自幼**細食物,牙齒會比較整齊,磨損也不會太嚴重的!

第三步,看傷口,後腦處有一大片瘀血,是被鈍器砸出來的,箭簇射入後心很深,傷口卻沒有擴大,身體也是舒展開的。

說明死者先被人從背後打暈,而後在近距離內用弓箭射殺,死前沒有掙紮,也沒預料到有危險,肯定是熟人下的手!

綜上所述,死者並非司馬懿本人,而是一個不知名姓的農家子弟!

估計多年以前,司馬懿在無意之中,發現了這個體型、容貌與自己有幾分相似的農夫,於是用錢財誘其入府做了隨從,為的就是以防萬一!

農夫不知其中有詐,每天能吃飽飯,不用幹重活,還有豐厚的工錢可拿,肯定對司馬懿感恩戴德,卻不知這些好處要用性命來換。

兵敗之後,司馬懿帶著這個隨從逃跑,在一個偏僻無人處將其打暈,以弓箭射殺之後,把自己的官印、玉佩塞入其懷中,再用戰馬踩踏頭部,使其面目全非,這樣追兵見到屍體,就會誤以為司馬懿已死了。

而司馬懿早已逃之夭夭,先找個地方躲避起來,待到風聲過去之後,再慢慢圖謀報仇之計!

“呵呵,好一頭狡猾的‘冢虎’啊,果然有幾分本領,不過區區李代桃僵之計,還瞞不過本太師這雙眼睛!

傳令下去,在各處交通要道設卡,嚴格盤查司馬懿的下落,尤其注意臉上有傷的中年男子,這家夥為了隱藏蹤跡,很可能會自毀容貌的!

再頒布一份懸賞令,有殺死、或生擒司馬懿者,賞賜黃金兩萬兩,平民直接授予都亭侯爵位,官員連升三級!”

“諾!”

誰不想升官發財啊,命令下達之後,數萬玄甲軍聞風而動,在方圓百裏之內拉網式大搜索,村莊、樹林、山洞……凡是能藏身的地方都不放過,就是一塊石頭也要砍三刀!

降兵也都重新審查一邊,凡是臉上有傷的都挑了出來,派認識司馬懿的人,一個個的進行查看,絕不使有漏網之魚!

說來也奇怪了,這般密不透風的大搜查,整整一天一夜下來,仍不見司馬懿半點蹤跡,這家夥上天入地了不成?

第二天中午,有消息傳來了,雖然沒抓到司馬懿,可士兵們在一座隱蔽的山洞中,發現了曹丕的棺槨、以及其他的東西!

蕭逸不敢怠慢,一面派人把棺槨,以及發現的東西都運回來,一面下令搭建靈棚,準備隆重祭祀一番!

按道理說,皇帝駕崩之後,當身穿金縷玉衣,以七層棺槨入殮,文武百官隆重祭奠之後,再以黃腸題湊的規格葬入帝陵之中,陪葬品、殉葬人就更不用說了。

可惜以上說的,曹丕一樣也沒享受到,人剛死就被制成了‘鹹魚’,因為局勢比較混亂,弄不到金縷玉衣、七層棺槨這些東西,只好用普通松木棺材入殮了。

也沒時間進行祭奠,棺槨就隨著叛軍一路北上,途中飽受顛簸之路,還被大雨淋了好幾次,如果曹丕泉下有知,非得再被氣死一次不可!

決戰之前,司馬懿派幾個心腹人,把棺槨藏在了山洞中,想著奪取渡口之後,再行送到鄴城去,以為先皇發喪為名,召集河北士族集團圖謀大事!

未想決戰一敗塗地,大小將士爭相逃跑,誰還想著棺材的事啊,要不是蕭逸派人拉網式大搜索,曹丕恐怕要在山洞裏待上一陣子了。

棺槨很快運回來了,靈棚、祭品也都準備好了,蕭逸率將士們隆重祭祀之後,派人把棺槨送回了洛陽城,下葬於北邙山-首陽陵中,這些事就不必詳細介紹了。

隨著棺材一起運回來的,還有兩口朱漆大箱子,裏面裝滿了公文、圖冊、書信等物品!

之前叛軍為了加快速度,把輜重幾乎丟棄幹凈了,卻偏偏留下這兩口箱子,還跟曹丕的棺材放在一起,說明裏面裝的東西絕不一般!

蕭逸打開了箱子,親自進行查看,首先入目的竟是一道聖旨,不是曹熊這個偽皇帝寫的,而是曹丕生前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