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皇帝變成了鹹魚!

“陛下啊……陛下龍馭歸天了……嗚嗚!”

“諸位禁聲,千萬不要聲張出去,以免擾亂軍心!”

南征兵敗、損失慘重,皇帝駕崩、國家無主,這對本就根基不穩的大魏帝國來說,無異於發生了一場強地震,若不謹慎應對的話,只怕會有‘房倒屋塌’之危!

現在知道皇帝駕崩的,只有曹熊、華歆、王朗、蔣濟、司馬懿、夏侯稱六個人,大家強行忍住哭聲,低聲商議對策,很快達成了一致:

‘秘不發喪,盡快撤兵,回到洛陽,頒布遺詔,擁太子曹叡繼位為帝,請太師大人入朝輔政!’

應對之策是有了,執行起來卻很困難,現在是六月下旬,江淮地區悶熱潮濕,曹丕的屍體放在行宮中,只怕三兩天就會腐爛了,一旦惡臭味彌漫開來,皇帝駕崩的消息恐怕就瞞不住了。

何況任由皇帝遺體腐爛,屬於大不敬之罪,回到洛陽城之後,如何向太後、皇後以及新君交待呢?

故而當務之急,是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這樣才能隱瞞皇帝駕崩的事情!

秦、漢時期推崇厚葬之風,認為只要屍體不腐爛,亡者就能在另一個世界中,繼續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因此幾百年傳承下來,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防腐技術:

先用香湯沐浴屍體,用烈酒反復擦拭,再用玉石封住眼、耳、口、鼻、肛、陰等九竅,防止體內精氣外泄,再用細麻布層層包裹,穿上金縷玉衣……最後用多層棺槨入殮,擇風水寶地下葬!

這樣處理過的屍體,可以千年不朽,容顏栩栩如生!

問題是,香湯沐浴、玉封九竅這些事,需要專門的工匠、材料才行,行宮中事先並無準備,也沒有金縷玉衣,這該如何是好呢?

何況大張旗鼓入殮遺體的話,皇帝死訊必定泄露出去,到時候人心渙散、萬眾瓦解,吳軍再撕毀協議、趁機大舉殺過來就糟糕了!

“死訊必須隱瞞住,陛下遺體也要保存好,諸位可有兩全其美之策嗎?”

“下官不才,卻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仲達快說,什麽辦法?”

“鮑魚!”

“啊,此計恐怕不妥吧?”

……

歷史上,秦始皇帝駕崩於巡遊途中,丞相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亂,就沒有將始皇帝離世的消息公布出去,而是將屍體載於車內,命令隊伍繼續前進!

當時正值夏季,秦始皇的屍體很快腐爛發臭了,為了掩人耳目,李斯、趙高命人在所有隨行車輛上,都裝載了一筐鮑魚,屍臭、魚臭兩者混合在一起,讓人沒辦法辨認出來!

(古人稱腌制的鹹魚為鮑魚,固有‘久居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的說法。)

一直回到鹹陽之後,李斯、趙高這才公布死訊,而後假傳始皇帝遺詔,擁立了無能的故亥為二世皇帝,也敲響了大秦帝國的喪鐘!

如今司馬懿說出‘鮑魚’二字,其余重臣立刻聯想到這段歷史了,紛紛搖頭表示反對:

一則,用鮑魚的確可以掩蓋屍臭味,可這個辦法古人用過了,如今一用再用,豈不是明擺著告訴天下人,大魏皇帝駕崩了嗎,典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二則,鮑魚只能掩蓋屍臭味,並不能防止屍體腐爛,這要是帶一具腐屍回洛陽城,可是大不敬之罪啊,也沒法向太後、皇後以及新君交待!

“諸位大人誤會了,下官所說之計,並非用鮑魚掩蓋屍臭,而是……而是……大家附耳過來……”

司馬懿低聲說出自己的辦法,其余五人聽的目瞪口呆,互相對視之後,都無奈的點了點頭,這的確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陛下啊,臣等多有得罪了,還望您在天之靈莫怪!”

“臣等也是為了陛下,為了大魏江山社稷著想,只能出此下策了,動手吧!”

……

敲定辦法之後,曹熊、華歆、王朗、蔣濟、司馬懿、夏侯稱跪在地上,向曹丕的遺體叩拜行禮,又反復解釋了半響,訴說不得不這樣做的理由!

接下來,六個人一起動手,先把曹丕遺體仔細清洗一遍,又找來很多的粗鹽,在遺體上來回搓擦,硬是搓出一層厚厚的鹽堿!

又撬開曹丕的嘴巴,灌了幾大碗水銀進去,水銀是劇毒之物,可也有防腐的作用,因此古代用活人俑殉葬之時,往往以水銀灌入其體內,可使得千年不朽、總世護陵!

最後給曹丕穿上衣服,平躺在龍榻上,用薄被子蓋好之後,再噴灑上大量香料,外面垂放三層紗帳……這樣從外面看上去,皇帝就像是睡著了一樣,根本看不出是個死人!

原來司馬懿的計策,不是用鮑魚掩蓋屍臭味,而是把曹丕的遺體腌制成‘鮑魚’,從而防止腐爛,又以天氣炎熱為名,讓侍從們弄來大量冰塊,放置在了寢室內外,用低溫進一步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