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純陽觀,天師道(十)

“啟稟大司馬,我軍奪取八座城門,正在向城內沖擊,不過阻力頗大,城內守軍寧死不降,百姓們也很是頑固!”

“啟稟大司馬:城內百姓負隅頑抗,打死打傷我們不少將士,牛、馬、高幾位將軍請令,大開殺戒,血洗南鄭!”

“傳令:停止進攻,控制局面,誰也不許屠殺城內百姓!”

“諾!”

八路曹軍狂飆突進,很快就殺進了城內,按照事先得到的地圖,開始搶占糧草庫、軍械庫等要害,卻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漢中軍雖然潰敗了,殘部卻利用復雜地形,進行著拼死抵抗,還有城內的百姓們,或者三五成群,手持木棍、農具等物,偷襲落單的曹軍士兵。

或是見大勢已去,放火焚燒糧倉、草垛、房屋,寧可把整座城池毀了,也不留給曹軍一粒米、一根線!

就連七八十歲的老嫗,都拿著拐棍上街了,見到曹軍就是一陣猛敲,盡管沒造成什麽傷害,這種無畏的勁頭卻讓人害怕!

大軍征戰多年了,何曾遇到這種事情,把大牛、馬六、高順等將領氣的不輕,這才準備大舉屠城,把反抗者殺個幹幹凈凈,卻被蕭逸強行阻止了。

常言道:得城池易,得人心難,以前對付的諸侯們:袁術、袁紹、呂布、李傕、郭汜……都是只顧一己富貴,不管百姓死活的貨色,口碑差的一塌糊塗!

因此曹軍攻打過去,百姓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甚至踴躍參軍,捐糧草、捐財物,傾家蕩產在所不惜,這也是曹軍屢戰屢勝的原因之一。

漢中的情況截然不同,張家傳道數十年,愛護百姓,關心疾苦,早已深得人心了,故而在兵敗城破之時,百姓們非但沒背叛,反而是舍命相助!

當然了,蕭逸有二十幾萬大軍,只要狠下心來,血洗南鄭城不是難事,可是殺完人之後呢,漢中百姓就會屈服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百姓們不會屈服的,而是彈草如泥、匍匐山野,不斷的組織暴動,把整個漢中變成個大泥潭,死死拖住曹軍的腿腳,屆時別說進軍巴蜀了,漢中恐怕都待不穩!

一句話,要想挺進巴蜀,必須穩住漢中,要想穩住漢中,必須收拾人心,人心就在張魯手中,得想辦法拉攏過來!

因此上,蕭逸一面約束部下們,不要濫殺無辜,暫且穩住城內局勢;一面親寫書信,派人用弓箭射進內城,要與張魯坐而論道,辨一個是非曲直!

原來南鄭分內外城,曹軍攻破城門,只是占據了外城,張魯帶殘部退進了內城,準備頑抗到底!

還有消息說,張魯早有準備了,令人在內城堆積了柴薪,一旦兵敗城破的話,就與全家老小百余口自焚,寧死也不受侮辱!

“啟稟大司馬:張魯答應下了,與您坐而論道,不過提出個條件,要您約束軍紀,不得殺戮無辜百姓!”

“很好,命令大軍暫退,以示誠意,再轉告張魯等人,只要百姓們不反抗,本大司馬絕不會傷害他們!”

“諾!”

張魯其人外柔內剛,如果派大軍圍困內城,逼迫他出來投降,這家夥真敢舉火自焚的,反正對道家信徒來說,火解、水解、兵解……都是元神離竅,重獲新生的方法。

故而蕭逸巧妙變通,提出了‘坐而論道,以證是非’,這是道家無上榮光,也是不容拒絕的要求,更關系到天師道的榮耀。

果然的,張魯不但答應了,還派人傳出法旨:約束城內百姓們,不要再反抗曹軍,以免惹來殺戮之禍!

對於漢中的百姓來說,天師大人的話就是神諭,當即停止了抵抗,曹軍也按蕭逸的命令,暫且停止了攻擊,原來刀火交加的外城,很快就平靜下來了!

………………………………

地點:內、外城之間,一片面積很大的廣場上,派人清理之後,紅氈鋪地、分設坐席、備下香茗,還供奉上了太上老君神像!

人物:雙方各派九人登場,不得攜帶兵刃,盡量化幹戈為玉帛,這是蕭逸特意提出的,因為純陽觀人數太少,能出場的就更少了!

規則:坐而論道,以證是非,勝者為道家正統,敗者甘願臣服!

場地很快收拾好了,蕭逸一方率先登場,成員分別是:自己、兩位夫人、四個兒子、兩個徒弟……沒辦法,這已經是全部陣容了,再多一個人都找不到。

典韋領千余親兵,在百步之外候命,弓上弦、刀出鞘,以防也不測之事,還要執行一道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