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潛龍之爭,兇險萬分(二)

一更、二更、三更天過去了,曹丕端坐堂上,神色不急不躁,自古欲成大事者,必以智慧為鎧,以信義為盾,以勇氣為劍……至於‘隱忍’二字嗎,則是高超的武功招式了!

“刷!--刷!”

四更時分,屋外響起一陣腳步聲,在心腹死士引領下,一道鬼魅般的黑影走了進來,摘掉寬大的鬥篷,露出了鷹視狼顧的面容,正是司馬懿去而復返了。

“讓二公子久候了,屬下不勝慚愧!”

“呵呵,好事多磨,仲達請坐,飲杯茶水慢慢說來!”

“謝坐、謝茶!”

司馬懿出身名門、文武雙全,行事風格極為隱忍,故得了一個‘冢虎’的稱號,之前在玄甲軍中效力,在平定並州、遼東的戰役中有功,被蕭逸提拔為折沖校尉,後被曹操強行征召、進入丞相府中任職!

本以為進了丞相府,一定會被提拔重用的,沒想做了個文學掾,說白了就是圖書管理員,每天飲茶看書、東遊西逛,悠閑的讓人嫉妒,也無聊的讓人發瘋!

一轉眼五六年過去了,當初一起入仕的同齡人,或是征戰沙場、建立功勛;或是治理百姓、步步高升,有的做了將軍,有的當上了郡守,司馬懿還是文學掾,一直在原地踏步。

不過嗎,在相府中待的久了,慢慢與曹丕熟識起來,並成為小集團中一員,不過司馬懿無名無權的,只能做為邊緣成員,並不受眾人的重視,剛才討論對策之時,他更是一言未發!

“剛才議論之時,仲達以目視本公子,想來有話又不好明言,如今夜深人靜、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直言無妨了!”

“二公子果有過人之智,能繼承丞相大人基業者,更是非公子莫屬了,屬下提前恭賀-大魏世子!”

“非我莫屬,此話怎講?”

曹丕真有點糊塗了,本以為司馬懿深夜返回,會有絕妙之策獻上,能幫助自己扭轉局面,沒想是來恭喜的,可是喜從何來呢?

如今四弟-曹植春風得意,自己則是倍受冷遇,這大魏世子的位置,又豈會從天而降呢,難道司馬懿說的反話,他是來誠心挖苦嗎?

“二公子身在局中,難免有些看不清楚,世人見丞相大人提拔曹洪、張繡,以為子建公子的羽翼,故認為其必立為世子,其實大錯特錯了。

曹洪雖救過丞相大人,然而貪婪財物、吝嗇成性,此等人如何擔當大任呢,就算要宗族將領輔政,夏侯兄弟任選其一,也勝過曹洪十倍有余了!

張繡武藝高強、能征善戰,倒是個獨當一面之才,可是二公子忘記了,大公子如何隕落的嗎?”

眼看曹丕有些色變,司馬懿連忙解釋起來,他看問題的切入點,可謂與眾不同呢,卻說的很有一些道理!

大公子曹昂的隕落,是曹操一生的至痛,只是當初環境逼迫下,為了收買天下人心,才裝出一副大公無私、不記前仇的姿態!

而在其內心中,早對張繡恨之入骨了,一旦找到合適的機會,必然會報仇雪恨的,而不會用殺子仇人、做未來的輔政大臣!

如此反推之下,曹洪、張繡不是輔政人選,與他們關系親密的曹植,自然也不是繼承人了!

“仲達言之有理,曹洪、張繡卻非王佐之才,可子建備受父親寵愛,賜府邸、食邑不說,還被任命為許昌令,對朝廷的影響力極大!”

曹丕的神色緩和幾分,擔憂卻沒有放下,自己是鄴城令、四弟是許昌令,看似是平起平坐,其實自己吃了大虧!

鄴城距離許昌八百裏,中間山關阻隔、還有一條黃河天險,往來至少七八天,這次借著給母親祝壽,自己才回來小住一陣,馬上還得返回去,父親年事已高了,一旦有個風吹草動,自己根本來不及反應!

相反的,曹植就待著許昌城,一旦老爹蹬腿升天了,他會立刻接管軍政大權,頒布自己繼任的詔書,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了,鄴城恐怕還沒收到消息呢!

父親如此安排,豈不是偏心曹植,有意讓他繼承基業嗎,自己在河北、老五在青州、老三遠在西域,這樣誰也搶不過老四了!

“呵呵,坐鎮都城之人,卻有先手之利,不過屬下敢問一句,若二公子執掌天下,當以何處為都城呢?”

“都城者-前有大河、背靠高山,以為形勝之地也,遍觀天下各處城池,首選長安、其次洛陽、再次鄴城……你是說遷都?”

曹丕瞬間反應過來了,當初曹營集團崛起於兗州,為了與各方諸侯爭雄,這才把小皇帝接到許昌城,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