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利滾利,賬翻賬(上)

天頤寺-大堂內,神光和尚身披袈裟、居中而坐,另有首座、堂主、監院、督寺……高層僧侶二十余人,分別坐在兩旁,大光頭一個比一個明亮,面容也一個比一個苦惱!

原來和尚們齊聚一堂,不是舉行法事、也不是參悟禪機,而是在清點寺產,另有十幾名小沙彌,正在堂下打盤算、翻賬冊……

“本月初七,舉行盛大佛事一場,收入黃金三百六十四兩,購買香燭、燈油、金粉等貴重物品,支出二百五十八兩金……”

“本月十三,寺廟所屬各處田產,加收租賦五成半,糧食、幹果、牛羊出售後,合計得六百五十金!”

“另有五百三十家佃戶,不願向寺廟交田租,撕毀了租賃契約,還打傷了收租和尚六名,其中一人致殘……”

小沙彌們算得細致,每算好一本賬冊、就會交到大堂上,高層僧人們看過之後,臉色就更加不好了,沒想到富甲一方的天頤寺,竟然落魄到這個地步!

之前購買琉璃佛像、租賃舍利子,共借貸了十三萬八千兩黃金,約定利息三分,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除了要償還本金,還有一月利息四千一百四十金,二月利息四千二百六十四金……不還利息還要暴漲的!

本想以琉璃佛像、舍利子為號召,舉行幾場盛大佛事,讓信徒們多捐錢捐物,輕而易舉就能還上借貸了,沒想到事與願違,佛事舉行了七八場,收入則少的可憐呢!

一是琉璃佛像突然泛濫,城內外上百家寺廟,少的一兩尊、多的五六尊,全都在舉行佛事,以至於號召力下降,香火錢大量的減少!

二是朝廷的權貴們,不願再供養寺廟了、也不來上香拜佛了,神光和尚多次登門拜訪,竟然都吃了閉門羹,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呀?

結果兩個月多忙碌下,天頤寺只收入六千多金,刨除佛事費用、日常開銷……只剩余一千多金,別說償還借貸了,就連負利息都不夠用,這還是各寺廟中收入最高的,有的小寺廟幹脆入不敷出了。

無奈之下,神光和尚只能下令,寺廟下屬的商鋪、田地,一舉的加租加賦,又籌措了兩千多金,卻引來佃戶們極大不滿,有的拒絕上交租子,有的直接退了田地,還跟收租和尚打起來了。

更加可怕的是,寺廟橫征暴斂的行為,讓佛家口碑直線下降,很多依附者紛紛離開了,還有人編寫一段偈語,說什麽……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見我佛心生憐,莫道塵埃遮佛眼,原是未投香火錢,

佛不貪財?為何受世人供奉?

佛不惡?為何容不得世人對其一點不敬?

………………

吾等奉上敬意,供上香火,求去災禍!

佛卻說,世人多命,命中注定,天意不可違!

如此,拜你等何用?

這段偈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迅速的風靡大街小巷,不管男女老少,不管識字與否,都能搖頭晃腦背幾句,把佛門諷刺的入骨三分呢!

和尚們七竅生煙,卻又是毫無對策,只能一邊詛咒編寫者,一邊繼續的搜刮錢財,反正把臉皮撕下來了,索性就扔到地上去吧!

這也沒辦法呀,為了購買琉璃佛像,各寺廟的錢庫都空了,就算不還借貸的錢,和尚們也要吃飯穿衣,佛像也要香火供奉,這些錢財從何而來,只能搜刮信徒們了!

“凡事應該量力而為,購買琉璃佛像、租賃舍利子之事,實在太過孟浪一些了!”

“以全部寺產做抵押,若是還不上借貸,我等又該如何呢,甘做毀寺的罪人嗎?”

“聽說城外天隱寺,就沒購買琉璃佛像,如今一切運轉正常,看來還是老僧目光長遠!”

………………

面對巨大的危機,和尚們議論紛紛,或是哀聲抱怨、或是指桑罵槐,都把目標指向了神光和尚,認為他利令智昏,才讓天頤寺陷入困境中!

另外嗎,一休主持圓寂之後,本該一戒和尚繼任的,是神光和尚暗用手段、竊取了主持之位,很多僧人本就面服心不服,如今全都爆發出來了。

面對眾僧人的指責,神光和尚面如黑鍋底,卻沒法推卸責任,買琉璃佛像的是自己,租賃舍利子的也是自己,這個鍋只能自己背了。

其實拍賣會結束之後,神光和尚就後悔了,用木槌敲了好幾次手,恨自己為什麽沖動舉手、為什麽簽借貸條約,真是昏了頭呀!

有心把琉璃佛像、舍利子退回去吧,可是請佛容易送佛難呀,一是擔心受人嘲笑,落了天頤寺的面子,自己主持之位也就難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