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好後悔-悔在自以為是、疏忽大意,小覷了天下豪傑,釀成了滔天大禍!”

“我錯了-錯在利欲熏心、自私自利,忘記了出山的誓言,忘記了受苦的蒼生!”

“既然犯錯,自當重罰,以我之血,謝罪蒼生--刷!刷!刷!”

………………………

大帳之內,蕭逸披頭散發、赤裸雙足,正對著斬蛟劍跪拜行禮,臉上充滿了懊悔、自責之色,寶劍是師傅臨終所賜的,可以代表出塵子-老道的靈位!

三跪九叩之後,蕭拔出斬蛟劍,在自己的手臂上割了三下,劍鋒直入皮肉深處,鮮血瞬間噴湧出來,雖然不傷骨骼經脈,卻也是疼痛至極呢!

手臂上劇痛的傷口,既是對自己的懲罰,也讓原本混沌的頭腦,瞬間的一片清明,想起許多往事……

記得自己出山之前,答應了老道師傅三件事:輔佐明主-平定亂世,振興道家-教化人心,心念蒼生-少做殺戮,雁門從軍入伍之後,自己一直兢兢業業的,努力完成三個遺願!

可不知什麽時候,自己慢慢的轉變了,變得野心勃勃、貪圖權利,只想著奪取江上社稷,卻忘記了天下蒼生!

出山十幾年來,自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功業、愛情、友情皆是一帆風順,雖然時時提醒自己,可是在內心深處嗎,難免生出一股傲氣來,從而小覷了天下豪傑!

尤其是對待曹操上,自己閃轉騰挪、隨機應變,化解了一次次的風波,就變得驕傲自滿起來了,以為憑著自己的智慧,足以猜透奸雄的心思!

那知道,奸雄之心-深不可測,先是引蛇出洞、而後煽風點火,最後玉石同焚……就像三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抽在蕭逸的臉上,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姜還是老的辣呀!

曹操要篡奪漢室、建立新朝,面臨著三大阻礙:一是漢室正統、深入人心,四百多年的江山呀,不是能輕易撼動的!

二是士族門閥、陽奉陰違,這些人從骨子裏面,看不上出身汙穢的曹操,更仇恨‘唯才是舉’的國策!

三是諸侯割據、各霸一方,最近更有消息說,南方四鎮諸侯之間-使者往來,密謀不斷,準備組織一個反曹聯盟!

而三大阻礙裏面,天下人心、可以盡量拉攏,諸侯割據、可以慢慢的討平,唯獨是士族門閥,讓曹操束手無策,這個集團勢力龐大,遍布帝國各個角落,甚至可與皇權相抗衡!

曹操雄才大略,還能鎮的住門閥勢力,可是曹家後代兒孫,未必有這種本事了,沒準過上幾代之後,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魏國,就要被士族門閥取代了!

因此上,曹操才想出這條毒計,利用漢室死忠作亂,引青州兵入城屠殺,清洗整個朝廷上下,此法雖不能斬草除根,可是二十年之內,中原士族休想恢復實力!

有了二十年緩沖時間,就能大力扶持宗族子弟、寒門子弟,與士族門閥並駕齊驅了,三者鼎足而立、互相制約,曹家的江山社稷,才能穩如泰山呀!

皇帝劉協也不聽話,總想著奪回大權,正好趁此機會,讓他龍禦歸天算了,再立一個聽話的宗室,成為新的皇帝!

曹操‘昏迷不醒’,無法控制朝廷局勢,這圖滅城、弑君的罪名嗎,自然有別人去背負,等到事情了結之後,曹操再以救世主身份出現,還能收買天下人心呢!

不過嗎,這個計策太過狠毒了,亂兵刀下、不分善惡,每殺掉一個士族成員,恐怕要百名無辜者陪葬呢,還會毀掉繁榮的許昌城,代價實在太大了!

如果提前知道內幕,蕭逸就是拼盡所有,也會阻止曹操的毒計,可惜自己權欲熏心,忙著跟奸雄鬥心計呢,反應過來已經晚了,數萬青州兵殺進城,許昌就要毀於一旦了!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亂兵進城時間不長,只要及時出手制止,還能減少一些損失,少死一些無辜者!”

“直接帶兵鎮壓不行,現在的局勢太混亂了,若是無令調動兵馬,無異於抱薪救火,反而死的人更多呢!”

“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想化解兵戈之災,必須奸雄出面才行了,只要他清醒過來,就得肩負大漢丞相責任,制止住城內的亂局,否則必遭天下人唾棄!”

……………………

蕭逸蹲在地上,不斷摸著小黑臉,終於想出個辦法來,不過嗎,要想讓曹操出面,又談何容易呢?

俗話說得好: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何況曹操現在裝死呀,自己就是站在邊上,不斷的敲鑼打鼓、大喊大叫,奸雄也不會睜眼的,除非他自願醒過來!

一座繁華的陪都、幾十萬無辜百姓,奸雄都能狠心舍棄,普天之下又有什麽,能讓他改變計劃呢,除非是重於江山之物?

“啟稟大司馬,曹沖公子突然昏迷,性命危在旦夕,醫官們束手無策,還請您前往救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