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觀察入微,窺視底牌!

常言道:上智者-未蔔而先知,中智者-事生而後知,下智者-事過而仍不知,毫無疑問的,蕭逸就是一位上智者,通過蛛絲馬跡,提前知曉了答案!

要想知道曹操生死,其實也不是難事,不必去後帳窺視情況,也不用收買相府醫官,只要觀察兩個人,就可以做出判斷了!

第一個是卞夫人,與奸雄恩愛多年,生有四子二女,夫妻間也很有默契,曹操做的任何事情,都騙不了這位枕邊人,而且遇刺發生之後,卞夫人是唯一入內探視之人!

如果曹操已經喪命、或者奄奄一息了,卞夫人應該傷心欲絕、六神無主才對,可現在的情況嗎,雖然臉上布滿了哀愁,卻少了一份心傷、多了一份從容,根本不像一位未亡人!

第二個是許褚,最為忠誠的侍衛-虎癡,幾乎就是奸雄的影子,在原來的歷史上,曹操病逝鄴城之時,許褚傷心痛哭,以至哭的口吐鮮血呢!

而現在的許褚呢,就站在後帳門口,氣質如刀、腰杆筆直,卻不見傷心之色,更沒有失去主心骨的慌亂!

由此可以判斷出,曹操根本沒有死,也沒有身負重傷,而是詐死瞞冥躲在幕後,想把漢室死忠、以及對自己不滿者引誘出來,再來個一網打盡、肅清政敵!

另外嗎,奸雄也想趁此機會,試探下身邊的文武、妻妾、兒子……看看誰忠心耿耿、誰心懷二意,誰又迫不及待跳出來奪權,平時看不清、看不透的,這次都會一清二楚!

摸清了奸雄的底牌,蕭逸自不敢輕舉妄動了,而是隱藏好自己的野心,做出一副忠肝義膽之狀,當然了,表演的也不能太過火,真到了仁義無雙的地步,反而會露出破綻呢!

到了適當時候,蕭逸也會伸出手,為自己爭取一部分利益,這樣才像一個正常人,奸雄也會放下猜忌,認為蕭逸雖有野心,卻不足以吞噬天下,做一個權臣就是極限了!

接下來,卞夫人數次遞出兵符、印綬,言語也更加懇切了,奈何蕭逸步步後退、誓死不接,表現出的忠義之氣,讓帳內眾人無不欽佩,宗族將領們也面露愧色,認為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大司馬真乃忠臣也!

“幾位叔叔是軍中上將,也是丞相大人的兄弟,血脈相連、手足情深,還望接掌兵符、印綬,帶領宗族渡過難關,我們母子亦有依靠矣!”

眼看蕭逸誓不接權,卞夫人心中大慰,眼底露出一絲贊許之色,又來到幾位宗族大將面前,再次遞出了兵符、印綬,試探遠遠沒有結束呢!

“刷!……唉!……我等誓死報效,安敢懷有二心!”

面對著權利誘惑,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皆目露異彩,雙手微微的擡起,只要接過兵符、印綬,他們就是無冕之王了!

何況曹操生死未蔔,卞夫人女流之輩,幾位公子又年輕淺薄,難以震懾住驕兵悍將,他們作為叔父的,效仿周公輔成王之事,暫且執掌大權幾年,日後再還政與侄兒們,於情於理也說的過去!

可是手擡到一半,全都僵持在半空中,四個人互相看看,心中皆哀嘆一聲,又乖乖的收回去了,而後單膝下跪行禮,連連口稱不敢、不敢!

四人雖非智謀之士,卻也不是癡傻之人,知道天下權柄、江山社稷的重量,不是他們能肩負起來的,何況有兩大原因,讓他們不敢接受……

一則,論起謀略、軍功、威望……蕭逸遠在他們之上,尚且不敢接掌大權,他們又豈敢僭越呢,就算是勉強上位了,也鎮不住這個鬼面蕭郎,圖惹天下人恥笑罷了!

二則,至高權利只有一個,宗族大將卻有四人,又分成兩個姓氏,無論誰接掌了權利,其余三人必然不服,一旦處置不得當,沒準會引發骨肉相殘呢!

因此上,一進不如一退,還是收起野心,乖乖的做個輔臣吧,反正不管那個侄兒上位,他們都是叔父之尊,少不了榮華富貴的!

蕭逸誓做忠臣、不接印綬,幾位宗族將領也紛紛退讓,這種情況下,只有在相府幾位公子之中,挑出一個來子繼父業了!

可是大公子曹昂隕落之後,曹操一直沒再立繼承人,如今半只腳踏進鬼門關,更不可能寫遺詔、立遺命了,曹營集團的繼承人選嗎,只能由眾人推舉了!

曹家二十幾位公子,皆是聰慧伶俐之輩,自然不能胡亂推舉了,而按照上古之法:治世立嫡長-以圖長治久安,亂世立賢良-以求掃平天下!

四位嫡公子之中,曹丕的年紀最長,若是以嫡長之法冊立,繼承人就非他莫屬了,想到這裏,眾人的目光聚攏起來,全盯著這位二公子,不少人還露出了討好之意!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曹丕也是心頭火熱,不禁向前邁出半步,卻感覺有人偷拽自己衣衫,用眼角余光掃視一下,原來是心腹屬官-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