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奸雄的是非觀,與眾不同!

“陳豨拜為钜鹿守,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辟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嘆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

豨曰:“唯將軍令之”,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

“君臣一體,自古所難,相國深薦,策拜登壇,沈沙決水,拔幟傳餐,與漢漢重,歸楚楚安,三分不議,偽遊可嘆?”

……………………………………

鄴城-大將軍府-寢室之中,曹操頭裹黃綾,身穿單衣,斜臥在軟榻上面,臉上布滿了病容,一只手輕敲著額頭,用以減輕劇烈的頭痛,另一只手緊握著竹簡,赫然是《史記-淮陰侯列傳》!

榻前一個紅泥小爐,上面放著黑陶罐子,裏面煙霧繚繞、咕咕作響,散發出刺鼻的湯藥味,二公子-曹丕蹲在地上,一遍輕搖著竹扇,監視湯藥的火候,一邊側身觀望父親,滿臉擔憂的神色!

虎癡-許褚身披鐵甲,手持寶劍,站立在寢室門口,目光中的擔憂之色,比起曹丕只高不低,另有上百名‘虎豹騎’,護衛在寢室四周,禁止一切閑雜之人靠近,以免影響到丞相大人休養!

冬去春來,冰雪融化,大地重新煥發出了生機,人們也脫下厚厚的皮裘,換上了輕便的單衣,那知天有不測風雲,一場‘倒春寒’的襲來,使得鄴城附近氣溫驟降,很多人患上了傷寒病!

曹操年近五旬,體魄大不如前了,加之日夜操勞軍政,精力消耗的極大,寒氣入侵,陰陽失調,也患上了傷寒病,又引發了頭疾舊症,四肢乏力,頭痛難耐,頓時倒在了床榻上!

丞相大人病倒了,對於曹營集團來說,無異於地動山搖一般,萬一出現不敢言之事,那就是天塌地陷了,文武重臣全都荒神了,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們一邊封鎖消息,以免動搖了人心,影響到前線的戰事;一邊四處尋找名醫,為丞相大人診治病體,軍政事務也不敢稟告了,生怕影響到了病情!

好在醫生手段高超,又有珍貴的藥材滋補,曹丕、曹植、曹彰日夜守候身旁,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曹操的病情總算穩定住了,眾人這才長出一口氣!

日理萬機習慣了,突然的悠閑下來,反而渾身難受,故而病情稍加好轉,曹操就開始讀書了,不負‘手不釋卷、老而好學’之名!

”湯藥煎熬好了,火候恰當,溫度適宜,父親大人飲用下去,身體必然恢復康健!“

湯藥熬好之後,曹丕盛到青花碗中,慢慢的端到了臥榻旁,自己先喝了兩口,才服侍著父親飲用,這叫做親嘗湯藥!

漢文帝侍母至孝,每次皇太後生病了,他都要守候榻邊,親自的煎熬湯藥,然後親口嘗一嘗,苦不苦、燙不燙,再端給母親服用,此事流傳朝野內外,稱之為‘仁孝之君”,還列入了二十四孝,排在了第二位!

自此以後,世人紛紛的效仿,凡是父母生病了,子女必須親嘗湯藥,王侯將相、達官顯貴更是如此,一是顯示孝道,增加政治影響力,二是避免有人下毒謀害,為了爭奪權利,骨肉相殘不在少數呢!

“吾兒日夜服侍、親嘗湯藥,形容都消瘦了許多,還需好好休息才是,且莫熬壞了身子,日後還有大事要肩負呢!”

曹操生性奸詐,從不相信任何人,此時也有些感動了,輕拍著次子的肩膀,一臉慈父般的關愛,言語中更是大有深意!

“父親身體違和,孩兒心痛如絞,恨不能以身代之,區區辛苦又算什麽,惟願父親早日康復,也是天下蒼生之福呢!”

曹丕連忙跪倒在地,抱著父親的雙腳,一副唏噓不已之態,目光卻四處偷瞄,落在了旁邊的竹簡上,這卷《史記-淮陰侯列傳》,父親反復看了好幾天,莫非有大事圖謀嗎?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輔佐了劉邦以後,破魏、滅趙、平齊、降燕……奪取了大片的土地,又統領著諸侯聯軍,逼迫楚霸王自刎烏江,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惜呀,太平本是將軍造,那有將軍享太平,因為韓信的戰功太高了,受到了漢高祖劉邦的猜忌,先是奪了韓信的兵權,把齊王改封為楚王,又設計擒回了長安,降爵為‘淮陰侯’,最後誆騙入未央宮,慘死在了婦人之手!

如今天下大亂,諸侯爭霸,曹操基本上統一北方,實力冠絕天下諸侯,堪比當初的漢高祖了,與此同時,蕭逸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論是文韜武略、功勞威望……比起一代兵仙韓信,也是不差分毫呢!

漢高祖為了鞏固皇權,暗中唆使自己的皇後,以毒計誘殺了韓信……同樣的,曹操年事已高,身體也越來越差了,為了政權的順利交接,會不會效仿漢高祖,也對功臣大肆清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