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成也漳水、敗也漳水!

漳水起源於並州境內,上遊分成清漳、濁漳,兩川相融進入冀州南部,與衛水匯合之後,向東奔入大海,全長九百余裏,經過三州六郡二十余縣,乃是北方重要水系之一!

漳水-上遊落差極大,下遊河道淤積,歷史上經常泛濫成災,冀州百姓深受其害,戰國時期,西門豹上任鄴城令,利用河伯娶妻的機會,嚴懲了當地惡勢力,又親自考察水源,帶領百姓挖掘十二條溝渠,灌溉了兩岸萬頃良田!

從此以後,鄴城旱澇保收,再無饑荒之年,人口增長,府庫充盈,成為了冀州第一重鎮,久而久之,人們只念漳水之益,而忘了漳水之害!

“鄴城-前有大河,後有雄山,左擁渤海,右控呂梁,真乃帝王之宅也,袁氏據此形勝之地,而未能稱霸天下,真是陰德喪盡呢!”

青州大營-中軍帳內,蕭逸盤膝而坐,聚沙為山、鑿溝為河、捏泥丸以塑城池……制作了一副冀州沙盤,上面山脈起伏,城池林立,位置相當的精準!

數年之前,蕭逸陪著甄宓回家省親,曾經潛伏進入河北境內,對於冀州的地理形勢,做過詳細的偵查,全都了然於胸中,尤其是鄴城防禦,內外查看、反復研究,希望找到一點漏洞!

可是不得不承認,鄴城-城高池深,箭樓密布,又有衛城相依托,防禦上毫無破綻,只要兵力充足、糧草不缺,就算是百萬大軍,也難以攻破此城!

話又說回來了,世間沒有不敗之軍,也沒有不破之城,洛陽、長安、壽春、金城……一座座宏偉城池、堅固要塞,還不是都陷落了嗎,而鄴城的命脈,就在於漳水!

袁紹占據河北之後,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修築自己的老巢鄴城,為求萬無一失,還專門請來陰陽大師,堪輿周圍的地理形勢,是否有不妥之處,得到的答案是:“龍脈潛伏,帝王之宅,若遇天命之主,足以稱霸天下矣,然則福禍相依,成也漳水,敗也漳水!”

漳水奔騰不息,灌溉兩岸萬頃良田,養育了無數的百姓,也成就了鄴城的繁華,不過嗎,有一利者,必有一害,漳水比較混濁,攜帶大量泥沙,河床連年升高,對鄴城形成了威脅,一旦天降大雨,兩岸堤壩崩塌,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上,修築鄴城之時,特意加高了地基,形成了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形,就可以防止水患,也有利於城池防禦,算是一舉兩得呢!

袁紹又抽調大量的工匠、民夫,重新修補了漳水大堤,以及十二條引水渠,還設置了‘巡河營’,日夜巡視水情,確保萬無一失!

袁紹稱霸之時,長子袁潭已經成年了,參與軍機大事,知道水患之憂,因此紮營漳水上遊,緊緊的靠著河堤,一是偷襲曹軍的後方,與鄴城遙相呼應;二是看守住堤壩,防止有人搞破壞,也算用心良苦了!

當時袁尚還年幼,不知道這些情況,也就沒防水的意識了,幹掉大哥袁潭之後,又抽調走了青州人馬,等於拔掉了一根保險栓,再加上冀州百年無水患,文臣武將們也麻痹了,誰也沒關注漳水!

蕭逸現在想做的,就是‘以水代兵,攻克鄴城’,完成北伐大業,不過嗎,此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很困難,並有兩大難關:

其一:冀州南部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鄴城位於漳水北岸,曹軍則駐紮在南岸,掘開堤壩之後,水流無法控制方向,一旦沖向了南邊,袁軍平安無事,曹軍可就遭殃了!

蕭逸秘密派人回營,讓曹軍駐紮在高崗、山坡之上,就是預防萬一,生怕淹了自己人,可是如何控制水流,依舊無法解決呢?

其二,冀州沃野千裏、戶籍百萬,乃是天下第一大州,一旦放出了滔滔洪水,不知淹死多少百姓呢,蕭逸只想攻破鄴城,不想殃及無辜之人!

更準確的說,蕭逸想淹死的,只是城外的烏丸、鮮卑、遼東三部人馬,至於城內的漢家百姓,一個也不想傷害的,這就要控制水流量,及時的封堵住豁口!

蕭逸不是全才,也沒有金手指,謀劃朝堂、征戰沙場沒問題,開挖溝渠就不行了,必須找一個水利專家,統籌以水代兵之事,手下恰好就有一個!

……………………………………………………………………

“屬下拜見大司馬,深夜緊急召見,不知有何吩咐?”

一名中年人走進大帳,大腦袋、小眼睛、塌鼻梁……容貌十分猥瑣,衣著更是邋遢,滿身濃重的酒味,正是軍中主簿之一-丁斐!

丁斐,字文侯,沛國譙縣人,也是曹操的同鄉人,頭腦聰慧,八面玲瓏,曾經舉過孝廉,還是一位水利專家,對於河流分布、堤壩建設,頗有一些手段呢!

投奔曹營之後,被任命為‘典農校尉’,專門的管理軍屯、民屯,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取得了很大成功,也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可惜人無完人,丁斐也有兩個缺點,一是貪杯誤事,二是愛占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