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鬼才獻計,以退為進!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

……………………………

日落黃昏,天色漸暗,群鴉飛舞,悲鳴陣陣,曹軍大營裏面,將士們眼含熱淚,唱起了淒涼的歌聲,悠悠蕩蕩,落人魂魄,正是有名的《戰城南》

《戰城南》-漢饒歌十八曲之一,描述戰場的殘酷性,哀悼不幸陣亡的士兵,乃是鐵血悲傷之歌,與之相齊名的,就是文人們傳唱的《梁父吟》,一文一武,葬送故人!

與此同時,曹營各處燃起了火堆,那些陣亡將士的屍骨,慢慢的化成了灰燼,再裝入黑色陶壇中,貼上他們的姓名、年齡、籍貫--送回家鄉,隆重安葬,如果是有功之士,還會樹碑立傳,讓後人記住其功勛!

烈士家眷會受到照顧,年邁的父母親,國家負責奉養,年幼的子女們,國家養育成人,以及賜予宅院、田地、耕牛……免除三年賦稅之類,如果一個家庭裏面,有三位男丁戰死了,則是‘忠烈之門’,可以免服勞役、見官不拜,深受同鄉的尊敬!

負傷致殘的士兵,也會受到妥善照顧,或是賜予錢財、祿米,回家與親人們團聚;或是集中起來,一直養老送終,絕不會流離失所,飽受饑寒之苦!

曹軍南征北戰,所向無敵,除了統帥英明、將士勇猛、裝備精良……完善的撫恤政策,也是原因之一,將士們沒有後顧之憂,自然是奮勇殺敵、有進無退了!

“大漢將士,為國討賊,馬革裹屍,死不旋踵--萬勝!萬勝!”

………………………………

戰場受挫,人心悲憤,為了鼓舞士氣,曹操手持寶劍,坐在一輛戎車上,帶著二子曹丕、曹植,一起巡視各處營地,虎癡-許褚一手提大刀,一手握著韁繩,負責駕駛車輛!

丞相座駕所到之處,將士們緊握兵器,振臂高呼,萬勝之聲,直沖雲霄,曹操站起身來,頻頻揮舞手臂致意,一番巡視以來,原本低迷的士氣,總算略有回升了!

“勝敗乃兵家常事,父親大人不必在意,我軍元氣未傷,只要重整旗鼓,來日戰之必勝!”

“父親年近知命,依舊披堅執銳、為國征戰,飽受戰陣之苦,孩子心痛如絞,恨不能以身代之!”

………………………………………………

巡視完畢之後,已經是午夜時分,曹操拖著疲憊之軀,回到了中軍大帳,曹丕、曹植連忙上前,一邊卸除甲胄、幫著按摩筋骨,一邊好言安慰,十分體貼關懷!

不過嗎,曹植神態從容,分析時局,表現的很是聰明,是一個好的政客;曹丕則眼含熱淚,哀痛不已,表現的很是孝順,是一個好兒子,孰優孰劣,難見分曉!

“為父挾天子以令諸侯,征戰四方十余載,硬戰、惡戰、死戰經歷無數,什麽大場面沒見過,區區挫折,又算什麽?

心中哀嘆者,身體漸漸老邁,而霸業遲遲未成,諸侯割據,戰事不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一統天下九州,又或者,要靠你們的兄弟,來完成為父的夙願了!“

揮師北伐以來,曹操決策大事之余,也在觀察幾個兒子,看看優劣如何,對於曹丕、曹植的表現嗎,還是比較滿意的,至於立誰為儲,還需反復比較才行!

話又說回來了,曹操快五十歲了,兩鬢斑白,齒牙松動,精力也大不如前了,應對起戰陣之事,真的有些力不從心,讓他充滿了挫敗感,也越發想念一個人--蕭逸!

以往出兵征戰,總是曹操坐鎮中軍、決策大事,蕭逸披堅執銳、臨陣指揮,翁婿齊心協力,配合默契,這才百戰百勝的,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一種依賴感!

為了爭奪河套,蕭逸遲遲未歸,無奈之下,曹操只好親自上陣了,結果受到了挫折,至於曹仁、曹洪、徐晃、於禁、張郃……只能沖鋒陷陣,難以獨當一面,換而言之,他們只是將才,而不是帥才!

越是身心疲憊,越要倚重蕭逸,這種感覺很不好,曹操更擔心的是,一旦自己撒手人寰了,幾個年幼的兒子,能夠握住這柄‘神劍’嗎,能夠守住自己的基業嗎,如果不能的話,又該怎麽辦呢?

漢高祖-劉邦得天下之前,非常的重用韓信,可是得天下之後,又殺掉了韓信,因為時機、分寸拿捏合適,這才開創了大漢基業,蕭逸的軍功戰績,不在韓信之下,自己如何應對……準備托以後事,還是早除後患?

“屬下參見丞相大人、見過兩位公子,防務安排妥當了,前營加派三萬鐵甲,又修築了兩道壁壘,猶如銅墻鐵壁,可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