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決議北伐(下)

“丞相大人英明神武,算無遺策,必然旗開得勝,馬到成功,蕩平河北四州,一統中原之地!”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曹操拔劍立誓,心意已決,群臣們審時度勢,誰也不敢反對了,只能躬身行禮,一致贊成出兵北伐!

荀彧、荀攸有心再諫,卻讓程昱扯著衣服,強行拉回了座位,曹營四大謀士裏面,論起出謀劃策、處理政務,程昱的能力最弱了,可說到揣摩人心、察言觀色,其他三人加在一起,也不如程昱一人!

出兵決議已定,斷然不容更改,接下來嗎,就是出兵數量、時間、路線,以及各種準備事宜了,糧草更是重中之重!

這次出兵北伐,起碼動用三四十萬兵馬,征調上百萬民夫、車輛,才能一舉消滅袁氏集團,如此多的人員、牲畜,糧草消耗必然巨大,再加上路途遙遠,轉運困難,後勤壓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兵法有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此番出兵北伐,面臨三大困難:後勤糧草、出兵路線、南方諸侯,還望諸位與老夫算之!”

曹操足智多謀,自然知道出兵的困難了,現在多謀劃一分,勝算就多上一分,當初的官渡大戰,不就是依靠謀略,這才以少勝多的嗎!

此番出兵北伐,即是曹氏的霸業,也是眾人的功業,自然是盡心竭力了,謀士們閉目沉思,開始運籌帷幄了,武將們懶得動腦子,把目光落在蕭逸、郭嘉身上,按照以往的慣例,此二人必有奇謀!

“沙場征戰,勝敗有憑,即是比勇敢、謀略,更是拼糧草、軍械,我有一計,可以削弱袁氏力量,加強我方的儲備!”

蕭逸不負眾望,第一個發言了,只見他摸出一個金元寶,放在了桌案上面,這個小玩意,可以買官爵、購田宅、換美女……,金光閃閃的,深受世人喜愛,不過它也有一個缺點--不能吃!

“金銀珠寶,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如谷物絲麻,對人們更有用處,我已命令四十三家富商,不惜一切代價,收購河北的糧食、布匹、鐵器、牲畜……一切軍用物資,充實我軍的庫房!

與此同時,在黃河沿岸設卡,禁止南方的絲綢、稻米、精鹽、箭竹、藥材……流入河北境內,一旦兩軍開戰,就讓袁軍無糧可用、無衣可穿、無藥可敷,陷入饑寒交迫之中!

屆時聯系‘黑山軍’-張燕部人馬,讓他們趁機舉事,帶領無數饑民,攻打官府,截斷道路,徹底攪亂河北後方,沒有了錢糧、軍械支撐,袁軍縱有百萬之眾,也會頃刻瓦解的!”

蕭逸兩世為人,對於經濟封鎖的厲害,可是一清二楚的,堪比二十萬雄兵呢,除非袁氏父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否則他們就死定了!

“哈哈!……蕭郎此計大妙,以無用之金銀,換有用之糧帛,這個買賣太值了,傳令尚書省,調撥府庫錢財,全力配合行動,削弱袁軍的戰爭潛力!”

聽完計策之後,曹操撫掌大笑,這種又黑又毒的辦法,太符合自己心意了,先用金銀換取糧帛,讓袁軍饑寒交迫,等到戰爭勝利之後,金銀自會物歸原主,這是空手套白狼呀!

再說了,袁氏父子貪婪成性,最愛金銀之物,河北官員上行下效,也全鉆進錢眼裏了,貪婪會蒙蔽雙眼,等他們反應過來時,一切全都晚了!

“河北勢大,猶如一株參天大樹,必須折其枝葉、斷其根莖,而後砍伐主幹,才能大獲成功,征戰之時,伐心為上、伐兵次之、攻城最下……”

郭嘉邁步上前,指著河北地圖,講解自己的用兵方略,綜合起來十六個字:‘兵分三路,斷其羽翼,合圍鄴城,主力決戰!’

“主公派一位上將軍,統領關中、西涼之眾,從上黨殺入並州,攻略西河、太原、樂平、新興……諸郡,切斷袁軍的右翼,同時搶占雁門關、馬邑城,屯兵長城沿線,防止匈奴人趁火打劫!

另派一支人馬,從徐州-龍門渡過河,攻略青州-北海、東來、城陽、樂安諸郡,截斷袁軍的左翼,同時搶占巨鹿城,阻擋幽州人馬南下救援!

主公親領主力人馬,從官渡過黃河,以黎陽城為大本營,做出佯攻姿態,牽制住袁軍主力,等到三路人馬匯合,團團包圍了鄴城,再與袁紹決一死戰!

此一戰,必須殲滅袁軍主力,殺掉或生擒袁氏父子,否則的話,讓他們北逃幽州,再與烏丸、鮮卑人勾結,來去無蹤,四處遊擊,戰局必然僵持不下,我軍後勤可就困難了!”

郭嘉手指地圖,侃侃而談,部屬的極為精細,也指出了北伐最大問題:不怕袁氏決戰,就怕袁氏逃竄!

許昌距離黎陽五百裏,黎陽距離鄴城三百裏,這樣的距離糧草轉運容易,可以保障大軍後勤,大軍速戰速決,勝算也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