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第二副地圖

有位政治家說過:“長治久安之道,就是自己小日子過的舒服,也得讓別人有條活路,萬事不能做絕,否則的話,斷人生路,自尋死路!”

蕭逸用強橫手段搶奪到大片土地,不過他很清楚,這些部落酋長口服心不服,只是畏懼於漢軍威武,暫時忍耐罷了,一旦大軍回歸中原內地,沒了強力的壓制,他們必然扯旗造反,麻煩也就來了……

部落造反就要鎮壓,大軍來了,他們安靜一下,大軍撤走,他們又會鬧事,草原狼的生命力極為頑強,如此反反復復,朝廷的兵馬、錢糧、物資,就會不停消耗下去,朝廷如何騰出手來,掃平諸侯,一統天下,此法不可取呀!

蕭逸不會做蠢事的,他也反復思考過,要想永遠的太平無事,必須徹底解決這些遊牧部落,一般來說有三種辦法:

其一:斬盡殺絕,一了百了;這個辦法最為簡單,而且不留後患,中原人對付仇敵的時候,最愛如此處理了,城門一關,就像惡狼沖入羊圈一樣,盡情的屠戮幹凈,再來一把大火,萬事大吉!

可惜,這裏是塞外草原,幾十個部落散布四方,如果用突襲的辦法,屠滅一兩個部落沒問題,大規模殺戮的話,牧民必然四散奔逃,躲進茫茫荒野之中,漢軍就是用二十年時間,也休想斬殺幹凈,稍不留神,他們就會春風吹又生了!

其二:遷入內地,化夷為漢;漢人的同化能力極強,無論什麽民族,無論什麽人種,只要遷進中原內地,用不了百年時間,就能消化的一幹二凈,讓他們徹底的忘記祖宗十八代,變成純正的漢家百姓!

如果是太平時節,這是最好的辦法了,既可以增加人口,又能為華夏民族輸入蠻悍之血,激發尚武精神,問題是,如今中原大亂,人口大量減少,根本沒有力氣消化遊牧部落,稍有不慎,就會變成引狼入室,那就更糟糕了!

其三:遠遷異域,禍水西流;既然殺不光,也消化不了,那就把這些草原狼驅趕到遠方,讓他們去禍害別的民族,自生自滅,永不東顧,這個辦法不太人道,卻是興盛漢家的正道!

蕭逸是個有責任心的男人,既然毀了遊牧部落的家園,就會找到一塊生活樂土,讓他們重建家園,就這樣,親兵們擡出了第二副地圖!

與第一副地圖相比,第二副的疆域面積更大,大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巍巍昆侖山只是上面一條粗線,西涼千裏草原,在上面只占了一巴掌地方,至於各部落生存的地方,地圖上更本沒有標記!

當然了,兩副地圖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山川、河流、城池全標記著漢名,比如炎黃內海、軒轅半島、蚩尤平原……林林總總,全以漢家祖先來命名,看完這副地圖之後,如果說那些地方不是漢人的,估計誰也不信!

“漢家聖人有句話: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既然西涼草原喂養不了你們的族人,各位何不帶領部落勇士,去西方闖蕩一番呢,那裏土地肥沃,財富無數,正是生息繁衍的好地方呀!”

蕭逸的話語充滿了鼓動性,手指在地圖上輕輕滑動,一路向西,翻越蔥嶺,繞過鹹海……,就是無邊沃土呀!

“遠征西域,奪取土地、糧食、女人,壯大我們的部落!”

“聰明的羊群,願意放棄眼前的沙子,去啃食山那邊的嫩草……”

“西征,一條不錯的求生之路呀………………”

看著蕭逸在地圖上劃過的痕跡,原本心如死灰的部落酋長們,頓時燃起了希望之火,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換個地方生活也不是壞事,反正他們也是四處遊蕩過日子,至於‘西征’二字嗎,一點也不陌生呀!

他們清楚的記得,數百面前,漢家武功極盛,匈奴人被打的奄奄一息,分裂成了南、北兩部,南匈奴歸附漢朝,內遷河套平原,北匈奴不願意投降,驅趕牲畜,高舉馬刀,發動了第一次西征,劫掠西方諸國,搶到了大量的財富、女人、奴隸,也占領了廣闊的生存空間!

西征如此順利,一方面是匈奴兵強悍善戰,騎兵日行數百裏,是天生的搶劫專家;另一方面,西方小國林立,民風懦弱,經商就很厲害,打仗根本不行,卻是一片適合劫掠的樂土!

有成功的例子在,酋長們如何不心動呢,說實話,誰也不願意挨著漢朝這個巨無霸,國力強大,文化先進,報復心極強,最可惡的是,他們每隔幾百年就出一位‘殺神’,前有霍去病,後有蕭逸,全是殺人如麻,動輒滅族的狠角色,跟這樣的民族做鄰居,猶如身臥虎穴之旁,誰能睡得安穩呀?

不過嗎,西征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路途遙遠,前途莫測,一場瘟疫,一場天災……,都可能擋住他們前進的腳步,甚至永遠留在那裏,成為征途中的一堆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