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三大重臣

天下九州,原本沒有涼州這個名字,河西走廊水草豐美,氣候溫和,是遊牧民族的天堂,漢武帝元狩二年,冠軍侯-霍去病統兵擊敗盤踞於此的匈奴人,後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這才出現了涼州!

以後的數百年間,大漢歷代君主不斷擴充版圖,積極向西推進,涼州的屬地也就不斷增加,到了桓、靈二帝時期,已經成為一個治下十二郡、九十六縣,人口百萬的大州,也成了華夏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張碩大的牛皮地圖掛在相府密室中,軍事會議開始了,丞相曹操高居上位,文武重臣分坐兩旁,曹丕、曹彰、曹植兄弟列席旁聽,眾人的目光全盯在涼州的位置上,表情卻截然不同,有的興奮異常,有的愁眉苦臉,還有的唉聲嘆氣!

這個時代,漢家君臣對涼州的感覺可以用十六個字形容,“取之無用,棄之可惜,國家軟肋,戰火不斷!”

涼州地勢狹長,東西綿延兩千余裏,南北寬處有五百裏,最窄處只有十幾裏,上面生活著漢人、匈奴人、羌人、月氏人,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部族,可謂胡漢摻雜,難分敵我,為了爭奪草場、水源、牲畜、還有礦山,各部族之間廝殺不斷,據說最長久的部落戰爭,已經延續了幾百年,依然沒有盡頭!

數百年間,大漢向涼州投入了無數精兵,運送了數不盡的糧草、軍械,這塊土地就像個無底黑洞,總是填不滿,漢家強大的時候,勉強還能震懾住,一旦國勢轉衰,第一個出現動亂的肯定是涼州!

漢靈帝時期,天下動蕩,大司徒崔烈為首的一群大臣,就建議放棄涼州,收縮防線,以騰出兵力鎮壓國內的叛亂,漢靈帝雖然昏聵,卻也明白‘祖宗之土不可輕棄’的道理,緊咬牙關,全力征兵,一面鎮壓國內的黃巾起義,一面征伐西涼,穩定了那裏的局勢,寸土未失,也算這位昏聵之君一生中最大的亮點了!

群雄征戰,必有強者出世,西涼最大的勢力有兩個,一是馬騰,占據了南部的金城、隴西、武威三郡,二是韓遂,占據了北部的北地、安定、漢陽三郡,至於其他六郡城池,則被八股勢力分別占據,他們合在一起,號稱‘西涼十鎮!’

馬騰、韓遂的勢力最強,擁兵數萬之眾,又是結拜兄弟,二人合力鎮壓,西涼的局勢還算平穩,現在這兩個人打了起來,十二郡的城池土地,也就亂成了一鍋粥,至於內戰的原因,軍報上說的不甚詳細,眾人不好猜,卻也不難猜,無非是三樣:地盤、錢財、美女!

西涼大亂,插手的機會也就來了,曹營集團控制著朝廷,擁有天下大義的名份,對這件事必須有所回應,三個選擇,第一派出使者,調停戰事?第二,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第三,直接出兵,把西涼十二郡收入手中!

沉寂半響之後,眾人的目光落在了郭嘉身上,按照軍議習慣,都是這位‘鬼才’第一個發言,就戰略眼光而言,也沒人可與之媲美!

“涼州乃是西北門戶,若能掌握在手,向西可以溝通西域三十六國,揚我大漢國威,向北兵壓匈奴王庭,可以攻擊草原諸部,向東則可合圍並州,威脅袁紹的側翼,如此兵家必爭之地,又遇天賜良機,萬萬不可錯過!”

郭嘉從腰間摸出酒葫蘆,仰頭一陣猛灌,舒服的呼出口氣,略顯蒼白的小臉也紅潤起來,整個人都進入一種亢奮狀態……“西涼關鍵,世人皆知,我若按兵不動,河北袁紹必然出兵西征,一旦落入其手,就會兵壓關中,西都長安難保矣,西都不保,東都又何安呢?”

“奉孝言之有理,老夫若是不取,西涼必落入袁本初之手,關中有失,大勢危矣!”曹操微微點頭,狹長的眼睛中精光閃爍,當今天下,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就是袁紹,兩雄之間必有一戰,先下手為強,後下手的遭殃呀!

又是片刻沉思之後,眾人的目光一轉,這次落到了蕭逸身上,如果說郭嘉是戰略奇才,蕭郎就是戰術天才,兩人一個設定計劃,一個具體執行,配合的天衣無縫!

“西涼胡、漢雜居,民風彪悍,向以鐵蹄彎刀的勇士著稱,若能把這些人收入軍中,擴充實力,再用來對抗河北,必得其利!”

蕭逸更看重西涼的兵源,因為自然環境的原因,中國人的分布有一個特點,越是往北就越兇悍,打起仗來悍不畏死,南方的百姓則相對溫和一些,更擅長讀書寫字!

袁紹占據的青、幽、冀、並四州,全部在黃河北岸,天氣寒冷,環境惡劣,是出產天下精兵的地方,相對的,曹營的軍隊大都是徐、兗、豫、司四州子弟,這些地方相對富庶,士兵骨子裏缺少一些血勇之氣,對抗河北的虎狼之師,不占優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