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錢荒來了

丞相府,密室中,一場關系到國家興衰的重要會議正在召開,在坐的有丞相曹操、大都督蕭逸、軍師祭酒郭嘉、軍師中郎將程昱、尚書令荀彧、禦史中丞荀攸,宗族大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此外,曹丕、曹彰、曹植兄弟列席旁聽,這樣的陣容堪稱豪華無比,無一不是手握實權的朝廷重臣,不客氣的說,他們要是齊心合力,廢黜一個皇帝都足夠了!

說是會議,眾人卻一言不發,目光全盯在桌案上,那裏散落著十幾枚銅錢,大小不一,新舊不同,有的嶄新發亮,有的銹跡斑斑,還有的缺邊少角,不過有一點相同,它們都是‘五銖錢!’

這次曹營集團召開高層會議,原因也很簡單,國庫沒錢了……,大軍連年征戰,耗費極大,一場鋪天蓋地的蝗災,更是雪上加霜,別看朝廷表面上風光無限,財政已經瀕臨崩潰了,軍餉都籌措的十分艱難,一旦出現短缺,只怕天下大亂呀!

錢財的重要性,執政者都明白,如果說政權是一個人,軍事是軀體,政治是靈魂,錢糧就是血脈,一旦血脈幹枯,營養輸送不足,軀體就會慢慢死亡,靈魂也就隨之消失了!

“國庫空虛,錢糧耗盡,外敵虎視眈眈,將士一日不敢卸甲,內憂外患之中,諸位有何良策,還請教我?”曹操身為丞相,統籌全局,對目前的危機最清楚不過了,說是危如累卵也毫不為過呀!

“連年征戰,百姓疲弊,再要加征賦稅,恐怕百姓們就要揭竿而起了!”郭嘉是曹營第一謀士,一向以‘天馬行空,奇謀百變’著稱,此時也嘆息著搖搖腦袋,不過有一點說的明白,百姓已經到承受的極限了,繼續征稅的路走不通!

“當兵吃糧,天經地義,將士們浴血廝殺,為的就是榮華富貴,若是錢糧供給上出現了短缺,恐怕會軍心大亂呀!”蕭逸是軍方的代表人物,自然要為幾十萬將士說話了,道理也很明白……沒錢,打不了仗!

郭嘉、蕭逸,一文一武,丞相大人的左膀右臂,都是智謀百出的人物,在‘孔方兄’面前卻沒了辦法,會議的氣氛頓時就緊張起來!

不過略一思考,眾人也就釋然了,人無完人,郭嘉的長處是謀劃軍略,蕭逸的本領是征戰沙場,至於征收賦稅,調集錢糧,真不是他們所長呀!

打個比喻,猛虎是百獸之王,一聲狂吼,威壓四方,廝殺捕獵肯定天下無敵,可要讓猛虎套上鐵犁去耕地,恐怕就比不上一頭老黃牛了,這就叫術業有專攻!

天下奇才、鬼面蕭郎都不靈了,眾人目光一轉,盯在了尚書令-荀彧身上,這位是曹營集團的大管家,一直處理軍需供應的事情,更是精通理財之道,想要化解危機,還得看他的了!

荀彧只有三十三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可是神態疲憊,目光滄桑,鬢角間甚至出現了些許白發,望之就像五十歲的老人一般,為了賦稅錢糧,他真是熬空了心血呀!

“國庫空虛,錢糧不足,一則是連年征戰,耗費驚人,二則是錢幣混亂,數量短缺,三則是有人投機倒把,從中漁利,後兩者的危害,又遠大於前者呀!”在坐者大都長於軍略,短於內政,荀彧先從貨幣的來龍去脈入手,給大家上起了一堂掃盲課!

“上古之時,民風純樸,人們以物易物,從無欺詐,後來貨物數量日多,為求交易方便,開始以‘齒貝’為幣,用於交換,又因為真貝數量不足,商、周時期,出現了銅鑄的齒貝,這就是銅幣的來源!

東周末年,諸侯爭霸,各國都鑄造了自己的銅幣,齊國的刀幣,晉國的湧泉幣,楚國的鬼臉錢……,以及民間百姓使用的布幣,紛紛雜雜,各行其道,交易極為不便!

及至始皇帝橫掃六國,為了追求天下一統的格局,又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同樣也統一了貨幣,將原來雜亂的貨幣統統廢黜,一律使用秦國的貨幣,就是那種外圓內方的銅幣,世稱‘半兩錢!’

秦、漢一體,在繼承秦朝政治制度的同時,大漢王朝也繼承了秦的貨幣樣式,只不過把沉重的‘半兩錢’改成了三銖、四銖幾種貨幣!

漢武帝一代雄主,文治武功,對國內貨幣進行了標準改革,統一鑄造五珠錢,而後數百年間,一直延續不絕!

說話間,荀彧從桌案上拿起一枚銹跡斑斑的銅錢,外圓內方,年代久遠,形狀卻還算完好,上面刻有兩個撰文~~五銖!

銖是重量單位,一銖就是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五銖錢重量合適,便於攜帶,一直受到百姓的歡迎,漢武帝創造盛世,和幣值穩定,商業繁榮有很大的關系!

國人之所以使用銅幣,還有個不得已的苦衷,山川五精……金、銀、銅、鐵、錫,其中以黃金最貴重,白銀其次之,這兩種金屬外形美觀,容易保存,千年不朽,是鑄造貨幣的最佳選擇,國人一向聰明,為何放著金、銀不用,反而選擇位居第三位的銅呢,原因很簡單~~沒有金、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