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一條帶刺的毒藤

流不完的男兒血,斬不盡的敵人頭,沒有地方可以躲避,唯有不停征戰……,這就是亂世中的真實寫照,才過了幾天的太平日子,蕭逸又要拔劍出鞘了,上次是北邊,這次則是南方!

揚州,大漢十三州之一,下轄九郡,又被一條大江分為南北兩部分,其中會稽、吳郡、鄱陽,臨海、豫章、建安,就是赫赫有名的‘江東六郡’,如今掌控在小霸王-孫策手中,並以此為根本,虎視天下……此外,還有江北上遊的廬江,下遊的壽春,以及夾在中間的丹陽郡!

提起丹陽郡,世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丹陽精兵,甲於天下’,那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千百年來雖然沒出過什麽絕世名將,卻湧現出無數強悍善戰,悍不畏死的精兵,有兩個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

武帝‘天漢’二年,名將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出擊匈奴,歷時月余,北上兩千余裏,在浚稽山與匈奴騎兵八萬人相遇,展開了一場眾寡懸殊的激烈拼殺,這支孤兵且戰且退,血戰不休,殺敵數萬之眾,嚇的匈奴人幾乎崩潰,最後因為箭盡糧絕,後援不到而失敗,李陵投降,士兵盡數戰死,這支血戰到最後一人的就是丹陽兵!

再有,為報殺父之仇,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城時,六萬大軍圍困兩月有余,數次大舉進攻,殺的血流成河,死傷無數,卻始終攻不下城池,縱然曹操親自陣前督戰,大小將士無不奮勇向前,也是無濟於事,刺史-陶謙本身不通韜略,手下也沒有什麽大將,依靠的就是一支丹陽精兵,因為陶謙就是丹陽郡人,那是他的家鄉子弟兵呀!

對於丹陽郡,諸侯們是愛的要死,也恨的要死,都想從那裏招募一些兵源,為了自己的霸業南征北戰,問題是那裏太混亂了,除了精兵,還出山賊,百姓結寨自守,不服王化,三年一小叛,五年一大叛,幾乎無年不叛,誰也治理不了!

袁術統治淮南時期,對丹陽郡費了無數心血,卻一點作用也沒起,等到曹、劉、孫三家攻滅袁氏偽朝,也瓜分了他的家產,曹操占了壽春,孫策占了廬江,至於中間的丹陽郡,就成了兩家的緩沖地帶,誰也吃不下去,誰也治理不了,現在,這個難題落到蕭逸頭上,因為丹陽又叛亂了!

………………………………………………………………………………………………………………………………………………

“大都督,丹陽叛亂又起,無數賊寇從山間蜂擁而出,他們攻打城池,劫掠官府,搶奪財物,一路殺到壽春城下了,無人可以制其鋒芒!”

州牧府中,陳群一臉愁雲的稟報著情況,蕭逸的官職是征西大都督-總督徐、淮各處兵馬,有專擅征伐之權,丹陽郡也在他的轄區之內,如今出了事情,自然要管了!

“呵呵,本都督早就聽說丹陽郡無年不叛,民風彪悍,山賊橫行,乃是天下第一混亂之地,以前官府都是怎麽處置的?”

蕭逸面前擺著大幅的淮南行政地圖,正在仔細的研究,古人雲:守江者必先守淮,指的就是江北三郡的土地,這裏是長江的門戶,拿下它,江東六郡就等於赤裸人前了!

“回大都督的話,沒有辦法,以前遇到山民叛亂,官府都是不管、不問、不理,等那些賊寇們搶夠了,就自行退回山裏去了!”

陳群的嘴咧的跟苦瓜一樣,身為大漢官員,不能保境安民,卻說出如此無恥的話來,真是丟盡臉面呀,可他確實沒有好辦法,幾百年了,從來沒人能解決山陽郡的問題!

朝廷派官員去治理,用不了幾天,不是嚇的棄官逃跑,就是消失的無影無蹤,連屍骨都找不到,調大軍前去征討,兵馬少了不夠人家打的,兵馬多了呢,賊寇們就往大山裏一鉆,跟你玩起了遊擊戰……

漢桓帝統治時期,朝廷曾經派出三萬大軍進討丹陽郡,試圖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麻煩,結果大軍一頭紮進深山裏,整整兩個多月,最後活著出來的不足三千人,其他的都被莽莽群山給吞噬了……

淮南、廬江都是長江一帶有名的富庶之地,可是造化弄人,夾在中間的丹陽郡卻是窮苦至極,那裏都是連綿起伏的山脈,道路崎嶇,土地狹小,出產十分有限,耕地、經商、運輸……,那個也玩不轉,想挖點礦石都沒有,窮的‘叮當’亂響,山民們全靠狩獵為生,生活十分艱難!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丹陽郡惡劣的生存環境,也造就了當地人彪悍善戰,悍不畏死的民風,當地又多是山脈,常年居住下來,上到白發老嫗,下到光屁股娃娃,全都練出了一副好身手,那真是攀援如猿,入水如獺,跋山涉水如履平地一般!

壽春、廬江、丹陽三郡的關系,就像一個又窮又惡的家夥,偏偏守著兩個又富又軟的鄰居,我吃不飽飯,你卻富的流油,我手裏有刀子,能上山打虎豹,下水擒蛟龍,你手裏只有鋤頭,別說殺人,連只雞都不敢宰,那還有什麽好說的~~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