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薄葬愛子

曹操的高調歸來,就像一枚定海神針,將許昌城裏波濤洶湧的局面震懾住了,軍民百姓有了主心骨,紛紛長出一口氣,又繼續過自己的太平日子去了,在他們看來,只要有丞相大人在,大漢這片天就塌不下來!

別人的心都放下去了,蕭逸的心卻依舊高懸著,他知道這枚‘定海神針’現在是多麽虛弱,如果這時候蹦出一個無法無天的‘猴子’,那就真有可能翻江倒海,大鬧天宮了……,為了安全起見,蕭逸和郭嘉都沒回家,就住在了丞相府中,日夜護衛在曹操左右,以防不測!

與此同時,許昌的內外駐軍也開始頻頻調動,玄甲鐵騎接管了四座城門的防務,並占據了武庫、外府、省中……,等戰略要地,實行軍事管制!

曹操的親軍‘虎豹騎’也出動了,將丞相府裏外三層的保護起來,並包圍了皇宮內庭,禁止外臣入內,將小皇帝和群臣隔離開來,以防止有些人借用皇帝的名義鬧事!

局勢控制住了,人心也穩定了,接下來,還有一件大事需要處理~~為大公子曹昂發喪!

這次宛城兵敗,最大的損失不是折了幾萬人馬,也不是墜了曹軍不敗的威名,那些東西,只要重整旗鼓,再打幾個漂亮的勝仗就能彌補回來,甚至是更上一層樓!

不過,失地可以復奪,人死卻不能復生,大公子曹昂身亡,曹操內定的繼承人沒了,這才是曹營集團最大的損失,甚至可能因此引發奪嫡之爭,產生嚴重的內耗,當然了,那些都是後話,當務之急,還是先超度大公子的亡靈,讓他早日入土為安吧!

按照古制,喪禮是要持續七七四十九天的,而後厚葬入土,有些朝臣為了溜須拍馬,提出了以諸侯之禮安葬大公子,規模務必搞大,聲勢盡量隆重,如此一來,沒有個一年半載的,休想結束,至於所稿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是不計其數!

曹操因為愛子的身亡痛心不已,但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表現出了一位優秀政治家的本色,駁斥了群臣的意見,而後傳下鈞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禮也,停棺祭奠三日,而後下葬,葬畢,眾人皆除喪服,各部將校不得擅自調動,文武官員各司其職,總之,一切從簡!”

這個命令是曹操和蕭逸、郭嘉商議之後做出的,他們都非常清楚,當務之急,還是先要穩定局勢,朝廷雖然暫時平穩了,各路諸侯卻在蠢蠢欲動,尤其是河北袁紹,聽到宛城之戰的消息後,準備落井下石,頻頻調動人馬,南侵的意圖非常明顯,與其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在喪葬上,不如用來訓練兵馬,積草屯糧更為實際一些,活人,畢竟比死人重要呀!

一切喪禮從簡了,但人們心中的哀痛並沒有減少,到了祭奠這一天,丞相上下變成了白色的海洋,到處都是白布、白帆、白旗、白燈……,連府中的器皿、家具、樹木、水井,都用白布遮蓋起來,曹氏族人更是個個素稿,痛哭流涕!

曹昂的遺體就停放在大堂正中,用的還是那口紅木棺材,九月天氣炎熱,為了防止屍體腐敗,周圍放置了大量的冰塊,至於棺槨裏面,除了幾件曹昂生前喜歡的器皿,和一柄寶劍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東西了,陪葬品極其稀少!

秦漢時期,一向推崇厚葬,認為人死以後靈魂不滅,應該事死如生,將死者生前擁有的財富全部帶走,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甚至是侍妾、仆從、丫鬟,也要統統殺掉殉葬,唯有如此,死者才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如果是太平盛世,這麽做雖然浪費了一點,殘忍了一點,人們還能勉強承受的住,可現在是兵戈四起的亂世,大漢百年積蓄盡數毀於戰火,百姓更是十室九空,連飯都吃不飽了,還要把錢財埋到地下去,活人本來就不多了,再殺來殉葬,於國於民,有百害而無一利呀!

對此,丞相曹操也是三令五申,要求實行薄葬,逝者安息,有三尺黃土容身足矣,活人才是最重要的,把那麽多的財物帶入地下,或是用大火焚燒,看著就心疼呀!

可惜,薄葬的命令早就下達了,可官員百姓們遵守的卻沒幾個,這時候的人講究的是忠孝仁愛,親人去世,為了表示無限的哀痛,必須把葬禮辦的轟轟烈烈,陪葬品更是越多越好,那怕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也得拿出最後一點錢糧換口好棺材,等把死者安葬之後,剩下的人也就不用回家了,全都餓死在墳地裏,如果坑挖的大點,正好全家老小睡一起了!

皇位更叠容易,改變民風艱難,對比,強勢如曹操也沒有絲毫的辦法,這次借著兒子的葬禮,正好做一個表率出來,給天下人都看看,連丞相家的大公子都是薄葬入土的,你們以後誰還敢厚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