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章 勢如破竹

半個月之後……奧斯曼邊境城市尚還處在安寧之中時。

緊接著……他們便察覺到,數不清的軍馬,開始跨過橋梁,襲擊了哨所,隨後……開始發起了攻勢。

一百多公裏的邊境,處處都是烽火,火炮的轟鳴,火銃的硝煙。

那巨炮一旦運抵城下,轟鳴之後,守軍便已丟盔棄甲,逃之夭夭。

……

伊斯坦布爾。

這座橫跨兩洲的巨大國都,整個世界島的中心。

在此時……剛剛收到了關於大明的戰書。

奧斯曼大軍剛剛歷經了與西班牙的戰爭,在北非,戰爭依舊還在繼續,而此時,奧斯曼海軍也已覆滅。

雖然彼此之間依舊筋疲力盡,攻勢已經開始停頓。

可此時的蘇萊曼……在得知大明落井下石之後,頓時勃然大怒。

他立即召了群臣,在皇宮中新修的金鑾殿中升座。

百官垂立,高位上的蘇萊曼只看著眾臣沉默著,不做聲。

他乃是雄心壯志之人,哪怕是遭遇了如此的大事,依舊表現得冷靜。

現在儒學推廣日久,文武百官們已有了一些模樣,眾人拜下,三呼萬歲,蘇萊曼只頷首點頭。

隨即……

殿中安靜了下來。

倒是此時,禮部侍郎李政站了出來。

李政當初在大明受了打擊,回國之後,總算慢慢重新取得了蘇萊曼的信任。

事實上,蘇萊曼很清楚……李政的能力可能是平平,也喜歡說空話,可……這樣的人……恰恰是自己所需要的。

有的時候……人的身邊總需養一些廢物。

不為別的……

就因為這個世上不缺能人。

而能人往往心高氣傲,目中無人,哪怕是對皇帝,也多有不恭順。

因而……有李政這樣的廢物在,隔三岔五對其敲打,自己方才可以高枕無憂。

因此,李政在大明的計策失敗後,不但沒有受到懲罰,還重新獲得了信任,官拜禮部侍郎。

此時,李政走到了殿中,隨即……拜下,三跪九叩,匍匐於地,卻沒有起身。

這時代的大明,並不似後世的某個王朝一般,動輒下拜。

跪拜是有講究的。

比如……尋常的時候,見了皇帝,作揖行禮即可。

若是重要的場合,自是需要跪拜行禮。

當然……這個拜禮並非是一直跪著,而是禮罷即起。

所謂的禮,其實也講究點到即止的。

因而,在許多宮廷繪畫之中,明朝的皇帝出行,極少有大臣一直行跪拜之禮,而大多卻只是站著侍駕。

可李政這些儒生到了奧斯曼後,卻認為這樣不合時宜。

奧斯曼天子,如此的聖明,可以與古至至聖之君相比。

既然如此,那麽理當五體投地,才顯得臣子們的恭順。

李政行禮之後,並沒有起身,繼續跪拜,隨即道:“陛下,臣聞大明向我奧斯曼宣戰,大明皇帝如此逞兇,實是可笑,如跳梁小醜,今賊軍將至,臣懇請陛下,賜臣一支偏師,臣保管教那賊軍有去無回。”

蘇萊曼極滿意李政的態度。

他不但恭順,而且……在這種危極的時刻,還能說出如此漂亮的話來。

其實蘇萊曼並非不知道這話中帶著諂媚。

可蘇萊曼也需要借李政這張口,來安撫人心。

蘇萊曼道:“他們宣戰,調集兵馬,需多少時日?”

李政等人紛紛道:“陛下,沒有一年半載,恐難成功。”

“可要穿越兩國之間的荒漠和戈壁呢?”

“陛下,這……就難說了。”

翰林們紛紛你一言我一語:“此乃天塹,異常的困難,只怕沒有一年兩年,也未必能調集大軍,兵臨城下。”

蘇萊曼露出微笑,他是一個擅於用兵之人。

自然而然……他也對此深以為然。

行軍和調集軍隊,哪裏有這樣的容易。

奧斯曼要集結大軍,尚需半年以上,這裏頭涉及到無數錢糧的運輸,涉及到了各路大軍的匯聚,這絕不是一下子可以辦到的。

何況對方是勞師遠征,某種程度而言,奧斯曼占著巨大的便宜。

時間還來得及。

翰林們見李政已經請戰,此刻也激動起來,不甘落後的紛紛道:“陛下,臣請親往邊鎮,與賊死戰。”

“賊子好大喜功,所謂好戰必亡,此乃古訓也。今日他們趕來,我等占據地利,教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蘇萊曼的臉色,稍稍好了一些。

而後他轉頭,看了看其他本土的舊臣,這些舊臣們,似乎也想說點什麽,表一些忠心,可儒臣們鼓噪,個個激動不已,個個引經據典,侃侃而談,他們反而不知該說點什麽好了。

蘇萊曼微笑著道:“朕歷來與大明和睦,誰曾想到……大明竟是狼子野心,挑起邊釁,是可忍……”

他的話說到一半,就在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