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朕之幸也

是啊,沒有什麽比眼見為實更能了解情況了。

弘治皇帝起身,看著張升和馬文升道:“走,陪著朕,走一走。”

弘治皇帝是步行,出了縣衙,禁衛們裏三層、外三層將他圍個水泄不通。

出了縣衙不遠,果然,遠遠傳出讀書聲。

弘治皇帝眼睛一亮,他回眸,看了梁敏一眼。

梁敏卻是亦步亦趨的跟在歐陽志身後。

而歐陽志簡直如方繼藩的尾巴。

這麽久不曾見恩師,今日相見,雖然相見的方式有些古怪,人多,不好一訴衷腸,可歐陽志那如古井無波的眼底,卻是蕩漾起來。

方繼藩則是緊跟著弘治皇帝的步伐。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腳,踩著弘治皇帝的影子,這影子向前挪一步,他便也跟著走一步,心裏不禁感慨,陛下真是龍行虎步,果然不愧是太祖高皇帝之後,連走路都這麽拉風。

眼前,是一個巨大的書院。

之所以用巨大來形容,是因為一個書院,竟是占地數十畝,雖是並不氣派,規模卻很大。

書院外頭,則是一個碑石,上頭立了學規。

再之後,則是匾額,上書《容城蒙學堂》。

梁敏介紹道:“這是縣裏的商戶們籌建的,占地六十七畝,花費驚人,請的教員,有一百三十二人,容納的讀書人,則有三千之多。這是縣裏規模最大的書院,在城南,還有一個書院,規模小一些,除此之外,城郊還有三座……”

“商賈也對教化有興趣?”弘治皇帝一臉吃驚。

張升和馬文升,面面相覷。

裏頭的格局,很緊湊,一個個書舍聯排而起,沒有太多的景觀,書舍等了等級,不同年級的孩子在不同的地方讀書。

穿戴著綸巾和儒杉的教員,有的在書舍裏教授孩子們讀書,有的……還在備課,或是休息。

聽聞聖駕到了,書院院長忙帶著一批閑置的教員出來,足足三四十人,誠惶誠恐的拜下。

弘治皇帝眉一挑,不禁看向梁敏:“梁卿家還沒有回答朕的問題。”

“陛下……商賈們自是對教化有興趣,因為……孩子們入學,是要繳納學費的。”

“噢。”弘治皇帝頷首。

梁敏又道:“這個學堂,一年下來,所收的學費,就高達兩萬兩,除此之外,縣裏也會發放一些補助,一年大抵,也在兩萬兩上下。如此,一年的歲入,就有五萬兩了,刨開開支,單單這個書院,一年獲利,就有兩萬兩銀子的純利。”

弘治皇帝一臉吃驚,讀書……你還賺錢?

方繼藩忍不住瞄了梁敏一眼,這個人渣,會說話嗎,誰教你的?

方繼藩笑吟吟的道:“陛下,我看,錢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教書育人。”

弘治皇帝頷首:“不錯。”

張升饒有興趣的打量:“未必。”

“什麽?”弘治皇帝和方繼藩兩位脫離了低級趣味之人不禁看向張升。

張升興致勃勃道:“陛下,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讀書,豈有不算賬的道理。老臣年幼的時候,因為家中頗有余財,家父建了族學,也是需要花費的,因為招募的乃是族中子弟,所以這花費,都在暗處。”

張升而後又道:“可陛下想想看,若是學堂裏,都無法維持開銷,那麽那些教書先生們,豈不也是苦哈哈?這些人,大多都是不如意的讀書人,雖有功名,卻難有作為,不事生產,家中困頓,日子,並不好過。臣記得,當初為臣開蒙的那位老先生,日子就過的很不好,哪怕是有人送他兩個雞蛋,他也寶貝的不得了,舍不得吃。”

“若是如此大規模的書院,能夠盈利,臣見這些教員,個個面無菜色,想來,日子倒也過的去。”張升說罷,上前,詢問一個跪地的教員道:“敢問高姓。”

這教員嚇了一跳,忙道:“姓張。”

“張先生。”張升笑了:“你我還是本家。不知先生在此,待遇幾何?”

張教員顯得有些猶豫:“學生乃是增廣生員,入學執教已有半年,一年薪俸四十五兩,雖是不多,不過學裏包了吃住,日子倒過的去。”

四十五兩,比之某些技藝高超的匠人,少了一些。

可包吃包住,是很難得的。

且沒有什麽負擔,壓力也輕,足夠體面的生活了。

張升捋須,樂了,眼裏放光,道:“陛下,這實是互惠互利的大好事啊。若真是有利可圖,商賈們自是巴不得多建書院,招攬更多的孩子來讀書,讀書人,也可謀取一個飯碗,臣自掌禮部以來,如今有功名的讀書人,日益增多,家道中落、生活困頓的也不在少數,既可安置讀書人,又可廣施教化,甚至……還可盈利……不對……”

他看向梁敏:“怎麽來的這麽多讀書的孩子呢?”

梁敏忙道:“回張部堂的話,這些孩子的父母,多為匠人,有的……做一些小買賣,甚至還有不少自耕農,容城縣新政以來,他們不少人掙了一些銀子,一年下來,幾十兩銀子收入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