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誰可擔主將之選?

肅州八百裏加急入京,帶給江夏他們六大顧命大臣的,是一個他們都不願意聽到的消息:“亦力把裏出兵攻打大明,西北邊關告急,急需朝廷派兵支援。”

接到這個消息以後,六個人誰也沒敢過多耽擱,全都立刻進入皇宮,在乾清宮聚首商議此事。

提起亦力把裏,相信熟悉明史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這個地方。實際上它就是元朝的東察合台汗國,隨便外面的人提及亦力把裏是一個整體國度。但實際上亦力把裏基本是長期處於四個部落分裂的,亦力把裏名義上的可汗,根本就無法完全控制是四大部落。

這其中四大部落按照實力強弱排序應該是:烏思藏、土默特、葉爾羌和吐魯番。

但是根據肅州送來的八百裏加急戰報上說,這次出兵進攻大明邊關的主要出兵方竟然是吐魯番。

在大明的印象當中,吐魯番的實力一直是亦力把裏四大部落中最弱的。其實按照實力來說,別說是吐魯番了。就算是烏思藏或者土默特,按理也不應該膽敢對大明用兵。畢竟兩國雙方的實力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兒。

如今吐魯番敢於動手,那麽可能性只有兩個。第一個是吐魯番知道大明新立幼主,無暇大舉征戰,所以準備趁此機會渾水摸魚。如果真是如此,那江夏他們還不必太擔心。

畢竟從整個國體上來說,局部的一點損失雖然也很重要,但不能傷及根本。

怕就怕第二個可能性,那就是瓦剌和吐魯番聯合了起來。

四大部落裏,只有吐魯番和瓦剌接壤。如今它又以最弱小的實力悍然對大明發起進攻,若猜它背後有瓦剌在暗中支持,這個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真是瓦剌在支持,情況更糟的可能會引發一連串問題。比如亦力把裏其它三大部落也會參與進來,以圖分一杯羹。

王瓊作為兵部尚書,加急戰報自然是由他誦念。

念完以後,王瓊把戰報放下,掃了其余五人一眼,特別是江夏和楊廷和二人。“各位大人,加急文書裏的內容大致就是如此,接下來該如何應對,還望各位大人及早給予指示。”

“現如今應對的方法只有兩個,一是戰,二是和。若說是戰,恐怕弊端頗多。還是老生常談,皇上年幼,若妄起戰端恐怕會引起不少人存渾水摸魚的心思。若說是和,倒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亦力把裏和我大明……”

“絕不可能和,必須戰!”

夏淵明話還沒有說話,江夏便一下打斷了他。從夏淵明的話裏面其實不難聽出來,他是主和的。但江夏直接用“絕”“必須”這樣的字眼,封住了夏淵明接下去想要說的話。

夏淵明深深地看了江夏一眼,然後說道:“願聞太傅大人高見。”

江夏搖了搖頭,毫不客氣地說道:“實話說,高見什麽的我沒有,但是我知道眼下的形勢只能戰,決不能和。”

“如今的確是我大明新君剛立,國體不穩的時候。但也正是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選擇戰,而不是和。

原因很簡單,大明各地宵小之輩,恐怕此刻都已經知道了西北邊關的事。就算還有不知道的,相信很快也會知道。

他們都在看我們會如此決斷應對此事。若我們退縮了,那他們就會覺得我們怕,會不斷的,一步一步的來試探我們的底線。

屆時我們疲於應付,朝廷威嚴難存。

若是我們選擇強勢出戰,一方面可以顯示我大明國威。另外一個方面,也可能讓那些宵小之輩看清楚朝廷的態度。讓他們再也不敢對朝廷起任何輕視,或者不軌之心。

所以大明江山社稷能不能穩固,就看這一次我們如何應對了。所以此次,只能戰,不能和。諸位大人認為如何?”

江夏說完看著眾人問了一句,可他這一番話說下來,五人又有誰還能開口說什麽?畢竟話都已經被江夏說盡了,並且還說的那麽絕對。

江夏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樣的想法,他說完以後也看了看夏淵明。夏淵明的臉上基本全都是那種“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的表情。

最後夏淵明點了點頭,說道:“太傅大人所言有理。”

“太傅所言我也贊同。”楊一清道。

“我也甚覺有理。”李東陽道。

如今六個顧命大臣之中,有三個已經表示支持江夏,再加上江夏本身的一票。所以是戰是和的選擇,基本已經沒有了懸念。

那麽此刻問題來了。既然是戰,那應該由誰領兵出戰?領多少兵馬出戰?

這裏面的問題那就牽涉太多太多了。

要知道現如今的大明大約有兵力七十萬,主要分地方和京營兩部分。地方兵馬戍守一方,沒有特別的大事一般都不會輕易調動,否則就有拆東墻補西墻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