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反轉

法正調走五千精兵,關羽並不知曉法正為何這麽做,不過放在諸葛亮眼中,自然是為支持中原戰事能夠盡快平定。

這些時日,諸葛亮都在漢江之畔觀察天氣,他久在南陽,對於這一帶的氣候變幻頗為知曉,同時也不斷派出暗探去新野、南陽一帶打探。

關羽調走五千精兵,卻又從各地調來了一萬呂布的降兵,這自然逃不過諸葛亮的眼睛。

法正也不得不慶幸葉昭的先見之明,如今諸葛亮是以對付關羽來設計的,而不知道有法正的存在,或者沒想到葉昭這麽快便將身邊的頂尖謀士送到新野,輕易便看穿了諸葛亮的套路,對敵我的情報上,諸葛亮跟法正首先就不對等,才讓法正有機會藏在暗中將諸葛亮的一舉一動洞徹。

如果再晚來幾日,恐怕結局就會有所不同了。

次日,大霧彌江,在諸葛亮的策劃下,蔡瑁命劉備、張飛、文聘、劉磐四人各領一支精兵趁著大霧渡江而過,在關羽反應過來之前,斷了關羽的退路,兵圍新野,關羽反應過來之時,新野已經成為一座孤城。

為了能夠一舉占據南陽,威脅葉昭後路從而緩解曹操一方的壓力,蔡瑁和劉備這一次直接動用了十萬大軍,早在數日之前便開始準備直到今日發難。

關羽直到此時,才相信法正所說,這蔡瑁,分明是給自己灌迷魂湯,讓自己疏於防範,本來嗎,關羽來新野的目的就是擺擺架子,並沒有攻打荊襄的打算,也沒想過荊州軍會主動來共。

而蔡瑁在圍困新野之後,諸葛亮知道關中軍兵甲之利,並未主動進攻,而是命人挖掘溝壑,建立壁壘,困住關羽,再調集大軍開始征討南陽。

而圍困新野的將領,正是劉備和張飛,畢竟關羽是一員大將,而且跟劉備還有結義之情,如今劉備勢孤力弱,諸葛亮也想將關羽收服,讓劉備麾下再填一員大將,以諸葛亮對關羽的了解,關羽恐怕很難跟自家兄長刀兵相向,用劉備和少量兵馬困住關羽,而後再攻取南陽,至於最後如何收服關羽,諸葛亮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將軍?”周倉跟在關羽身邊,看著失神的關羽道:“賊軍不多,憑我軍兵力,足矣將之擊破,再救南陽!”

關羽看著那醒目的劉字大旗,嘆息一聲,點點頭,點了三千精兵出城,在新野城外拉開陣型卻並未進攻,只是看著對面嚴陣以待的荊州軍,深吸了一口氣朗聲道:“漢解良侯,撫南將軍關羽在此,敵將可否出來一見!”

很快,從敵營之中湧出一支兵馬,為首一將,黑鐵塔一般自陣中殺出,來到陣前,將手中丈八蛇矛一指關羽喝道:“背主之賊,安有臉面來見!?”

那聲音,如同悶雷一般,哪怕隔著百步距離,關羽身後的將士都感覺耳膜直顫,來人,自然便是張飛。

關羽聞言,臥蠶眉一挑,目光有些復雜的道:“三弟休要胡言,我何曾背主?”

本來嗎,他跟劉備、張飛是結拜,按道理來講,那是兄弟,並未以主從相稱,當初關羽跟劉備分侍劉虞和公孫瓚,那也是劉備的意思,關羽從頭到尾也沒有過背叛的行為,要說對不住,公孫瓚在落難之際,關羽卻在蜀中為葉昭效力,關羽為免與劉備對決疆場,避於蜀中,反而是對不住公孫瓚多些。

如今時隔多年,兄弟重逢,關羽本來是有些期待的,但張飛一上來,就這般惡語相向,讓關羽心中很不是滋味,原來自己視之為兄長的大哥,從來便是拿自己當奴仆來看。

“呸~休要與我攀親,我張飛大好男兒,怎會與你這等人攀親,可有膽與我一戰?”張飛大罵道。

關羽聞言也怒了,將青龍偃月刀一摘:“有何不敢?”

本來嗎,我沒惹你們,你們卻跑來打我,本就沒什麽道理,如今出來相見,本是想敘舊,誰知道張飛出來便罵,這讓關羽心中很不舒服,也不管那麽多了,眼見張飛邀戰,二話不說,提刀就上。

刀矛碰撞,這兄弟二人這輩子大概是第一次這麽真刀真槍的較量,手腕要比之以往在一起切磋時不知淩厲了多少倍,關羽刀沉馬快,一刀劈出,便是刀雲重重,張飛一杆丈八蛇矛攪動怪風,霸道無匹,兄弟二人也是知根知底,雖然對方這些年有所長進,但套路無非那些,此刻激鬥起來,卻是誰也占不了便宜,從大清早一直殺到傍晚,鬥了不下三百合,兩人的體力都已經有些吃受不住了,方才各自回應。

這一番激鬥卻是看的雙方將士目眩神池,關羽這邊還好些,葉昭軍向來看重軍紀,也只是打的精彩時發出喝彩聲,張飛那邊卻是亂哄哄一片,不斷為自家主將加油打氣。

不過隨著兩人激鬥的持續,張飛這邊卻是率先偃旗息鼓,嗓子喊幹了,叫不出聲了,反觀關羽這邊,卻是照舊,該喊的時候喊,該停的時候停,陣型竟是絲毫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