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鬧劇(周一,求推薦票)(第2/3頁)

在諸侯廝殺之際,董卓並未停止行動。

他在反復思量之後,選擇了劉表劉景升接掌荊州。

這劉表是山陽人氏,乃漢室宗親。

而且,論德行和名望,劉表絲毫不遜色於袁紹,乃‘八俊’之一。

讓劉表出任荊州刺史,不會有任何人站出來阻攔,同時還能夠得到漢室宗親的擁護。

更重要的是,憑借劉表八俊之名,他董卓也能得到一個不錯的名聲。

於是,當滎陽和虎牢關激戰正酣時,劉表卻帶著幾十個隨從,幾乎是單槍匹馬,前往荊州赴任。

袁紹的計策,就是請劉表出手,劫殺孫堅。

孫堅,雖是長沙太守,卻非荊襄人氏。

荊襄世族,有非常強的排外性,對孫堅並不是特別喜歡。

加之此前孫堅為了出兵,斬殺了刺史王睿。在某種程度上,也觸動了荊襄世族的利益。

所以,那些人一定不會歡迎孫堅回去。

而劉表呢?

單身匹馬去了荊州,身單力孤。

他需要籠絡荊襄世族,同時也需要消耗荊襄世族的力量。

那麽孫堅就是一塊磨刀石,相信以劉表之能,一定能想出辦法,讓孫堅和荊襄世族火拼。

袁紹計劃的非常得當,只等劉表行動。

但是在劉表行動之前,他還想要繼續把諸侯籠絡一起,等候幽州牧劉虞的消息。

他派人前去拜訪劉虞,想要立劉虞為帝。

在袁紹看來,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虞,一定不會拒絕這帝位的誘惑。

可是,這人心的確是已經散了……

河內太守王匡,率先退出聯軍。

隨後,徐州刺史陶謙,也借口州內發生叛亂,需要盡快回去平亂。

濟北國黃巾復起……嗯,這不是借口。

要知道,黃巾之亂雖說平息,但黃巾余孽依舊散落各地,四處為禍。其中,尤以青州最為嚴重。濟北相鮑信收到了消息之後,不敢繼續逗留洛陽,便急匆匆離去。

最讓袁紹惱怒的,還是他那個不知輕重緩急的兄弟。

袁術居然也在這個時候請辭,甚至連個借口都沒有。

“兒郎們離家已久,而壽春也入收割季節,大家都歸心似箭。

左右這邊有兄長坐鎮,小弟也出不得什麽力氣,就先告辭了,還請兄長切勿見怪。”

袁家兄弟矛盾已久,不過以前還有一個袁隗可以居中調解。

可現在,袁隗已經死了。

袁紹兩兄弟之間的那點情義,早已不復存在。

所以,袁術絕不可能聽從袁紹的差遣,而袁紹想要翻臉,也沒有十足把握。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二人如果真個翻臉,勢必傳為笑柄,為天下人所恥笑,非他所願。

於是,袁紹也只能眼睜睜,目送袁術離開。

“豎子不足以謀!”

袁紹在心裏,破口大罵。

但這並不是最嚴重的打擊,真正的打擊是劉虞那邊有了消息。

當初袁紹和韓馥定下了讓劉虞登基的決定之後,命謀士張歧前去幽州勸說劉虞。

哪知道,劉虞聽說後,卻勃然大怒。

“現今天下大亂,國君失去政權。

我受重恩,但未能清雪國恥,已是罪不容恕。各位據有州郡,理應一起合力,盡心為報王室。何以不思報國,反而在謀圖造反,與那董卓又有何異?簡直是恥辱啊!”

一番話,說的謀士張歧面紅耳赤,掩面而走。

消息傳到了洛陽之後,袁紹可以清楚感受到,諸侯態度的變化。

特別是公孫瓚,在劉虞予以回復之後的第二天,故意路過了中軍大帳,而後在大帳外,當著諸侯的面,大叫三聲‘恥辱啊’,而後扭身離去,令得袁紹倍感羞辱。

當天,公孫瓚就率領部曲,拔營起寨,返回右北平。

幽州兵絕對是這支聯軍之中,戰鬥力最為強大的諸侯之一。

公孫瓚一走,其他人也就跟著動了心思。張邈等人也紛紛告辭,最終袁紹見大勢已去,也明白事不可為,只能隨諸侯一起離開。可是這心裏,卻對諸侯生出怨恨。

而其中,尤以公孫瓚為最!

++++++++++++++++++++++++++++++++++++++++

“鬧劇!”

蔡邕在澠池,也一直在留意諸侯動向。

隨著時間流逝,當諸侯散盡,業已進入寒冬時節。

董卓依舊讓丁辰屯駐澠池,沒有任何讓他前往長安的意思。而丁辰呢,也不好抗命。因為他還期盼著董卓能夠答應他的要求,這時候自然不可能跑去觸怒董卓。

閑來無事時,他常會找蔡邕聊天。

蔡邕雖說書生氣很重,但畢竟曾在宦海沉浮,甚至一度成為漢帝最為信任的大臣。

這眼力價確是有的,很多事情也都能看的明白,不過有的時候,卻按耐不住他那書生氣發作,說一些聽說去很是滑稽的話語。可即便如此,丁辰在蔡邕這裏也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