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再次疲軟(第4/10頁)

如果向壽的腦子稍一清醒,就完全看出蘇代這話是在百分之百的忽悠他。可他現在不清醒。

他覺得很好,對蘇代說:“我真的想跟韓國合作了。”

蘇代說:“甘茂曾答應過公仲侈,把武遂還給韓國。現在你一定要把武遂收回。你能辦到嗎?”

向壽這時全部進入蘇代的圈套,只會說怎麽辦了。

蘇代的口水繼續飛濺:“你為什麽不借助秦國的聲威以及你跟楚國的關系,讓楚國把穎川還給韓國呢?如果你辦得到這一點,韓國會永遠感激你。你要是辦不到,那麽以後你們秦國在跟楚國的爭霸中會拿到主動權,你就可以天天譴責楚國太不夠意思了。這樣,韓國就會堅定地站在你的這邊,對秦國也是大大的有利。”

向壽也不是笨蛋,知道他要這麽跟楚國鬧,後果還是很可怕的,覺得這個決心真的不好下,於是又習慣出口“怎麽辦?”

蘇代當然知道怎麽辦,立即說:“現在甘茂正在策劃著借魏國的力量去打齊國;公孫衍則又想跟韓國合作去幹齊國。現在你安撫了宜陽,又取得聯楚聯韓的外交成績,遠遠比甘茂和公孫衍牛。你一回去,公孫衍和甘茂的市場將大幅度縮水。”

向壽一聽,終於不再說怎麽辦了,而是大聲說,就這麽辦。

沒幾天,甘茂果然提出把武遂還給韓國。

公孫衍和向壽一起反對。

但宣太後和秦昭襄王則否定了他們的反對。

公孫衍和向壽同時生氣起來,天天在昭襄王面前說甘茂的壞話,說甘茂是裏通外國的內奸叛徒,天天都在做顛覆大秦的事業。這種人是堅決不能讓他留在秦國的。

昭襄王和宣太後只是聽他們說,並沒有表態。

甘茂很快就知道,只要自己還在,那兩個家夥就天天在老大面前背書,書的內容全是自己的壞話。雖然老大現在沒有什麽表示,可要是容忍他們這樣說下去,其態度用腳後跟都可以想得出。

此時,他正跟那個樗裏子攻打魏國的蒲阪,便決定不當這個秦國的前線指揮官了,而是來個臨陣逃脫,直接跑路,到國外去尋求政治避難。

樗裏子自己一個人,覺得這仗也不好打了,而且甘茂出逃,雖然向壽和公孫衍出力最大,做的工作最賣力,但獲得最多的卻是樗裏子。他是右丞相,在群臣當中排名第二。按照論資排輩的光榮傳統,現在他應該上升頭號高管了。所以,他得回去。於是,他跟魏國在前線和解,然後轍兵回去。

甘茂打算跑到齊國。

才到半路,就碰上那個蘇代——估計蘇先生早有先見之明,在此恭候多時了——當然,他的正當理由是作為齊國的代表團團長去秦國訪問。

甘茂也跟很多牛人一樣,自己當謀士時,好主意壞主意是說有就有,只要老大需要,他總能從自己的腦袋裏裏擠壓出來,可一到自己關鍵時刻,就不知道怎麽辦才好了。

當他看到蘇代時,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地對蘇代說:“老朋友啊。我在秦國犯事了,現在的身份是逃難人員,我的老婆孩子還在秦國。你老人家現在手中有權有勢,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啊。”

蘇代說:“要得。你放心好了。”

蘇代到了秦國,完成了訪問任務之後,就開始為甘茂開展工作。他對秦昭襄王說,甘茂是個牛人。他在秦國多年,連續受秦國三代領導人的重用,秦國的地理形勢,他比誰都了解得透。如果他跑出去,再來個合縱策略,聯合齊韓魏三國一起進攻秦國,對秦國那是一點兒好處都沒有的。

秦昭襄王一聽,覺得問題真的很嚴重,便問怎麽辦才好?

蘇代說,很好辦啊。馬上送給他很多貴重的禮物,大幅提升他的工資,把他隆重地迎接回國。如果他回來了,就把他放到鬼谷那裏,終生不讓他出來,讓他在裏面把幸福生活過到死的一天。

秦昭襄王一聽,這個很要得。

於是,派人送給甘茂很多東西,還任命他為上卿,另外還直接把相印送給他。

但甘茂能再回去嗎?他要是再回去,他還是甘茂嗎?

他說:“財物我收下了,但現在還不宜回去啊。”

蘇代還繼續為他賣力。這一次當然不是在秦國那裏幫他說話了,而是到齊閔王那裏為他說話。

他對齊閔王說:“老大。你比誰都知道,甘茂是個牛人。現在他逃了出來,秦國仍然叫他回去,給他重金和大印。可他卻認為,大王才是他的好領導,所以他已經謝絕了秦國的好意。現在,大王也應該對他有所表示才對啊。”

齊閔王一聽,臉都笑歪了,當然有表示啦。立即任甘茂為上卿,把他留在齊國。

秦國那邊聽說之後,當然不敢繼續得罪甘茂了,立即高調宣布,免除甘茂全家的賦稅和徭役,繼續與齊國比並,誰更優待甘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