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忠耶奸耶

都是鬥爭的結果

秦穆公死翹翹之後,他的兒子嬴罃接班。這家夥生了四十多個兒子,放在今天,簡直是個生子機器。可秦國這時居然沒有像別的諸侯國那樣,一到換屆就出亂子,不是哥殺弟,就是弟搞定哥,非得大剁一場才好像沒白來到這個世界一樣。

嬴罃順利接班,就是後來的秦康公。一看這個謚號,就知道這哥們兒還算是個好人,比他的老爸受歡迎。

他剛開始時,也想繼續把老爸未竟的西部開發事業進行到底,不想再跟晉國發生什麽事了。

歷史上雖然到處說“秦晉之好”這個佳話。可從前面一看,就會知道,這兩國雖然你娶我的女兒,我當你的女婿,交換了幾個老婆,可爭鬥的激烈程度並不比人家低,打架的規模更是比人家大。一個想占另一個的便宜倒是真的。

現在,我們老把結親家說成是“秦晉之好”,把婚姻雙方比成秦晉兩國,難怪家庭大半不和睦,發展到現在,街頭上的美女大多半都掛著離異的招牌。

秦穆公才死沒幾天,晉襄公也跟著掛掉。

這時,晉國老一代牛人都已經完蛋。記住,跟隨重耳鬧革命的那一代人中,趙衰是活到最後的一個。這哥們兒不但比那幾個同事活得久,腦袋也比那幾個家夥靈活。他一直積極地培養他的兒子趙盾。這時,那一幹牛人一死,趙盾就成了晉國的頭號牛人。

當然,趙盾成為晉國新生代的頭號牛人也不容易。

當時,在晉國高層主要有兩個大家族,一個是趙氏,一個就是先軫家族。先軫雖然沒有跟晉文公闖過世界,不是海歸人員。但因為這家夥是個軍事天才,打仗的本事了得,先後幫晉國把楚和秦兩個超級大國都狠狠地收拾了一下,讓這兩個大國史無前例地老實起來。所以,晉國成為霸主,他的功勞是最高的。本來,與他的功勞有得一比的是狐偃同志,可後來,估計狐偃同志性格太強悍,又仗著自己是晉文公的舅舅,說話不怎麽客氣,有時不給晉文公面子,晉文公受不了他,因此,狐偃一派很快就疲軟下來了。

但先氏家族的權力指數卻一直堅挺,一點沒有下跌。先軫故意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而光榮犧牲之後,他的兒子先且居又接過老爸的槍當上中軍元帥,成為晉國政壇第一人,位在老一代牛人趙衰之上。那時,趙衰是中軍佐。本來,晉襄公是想讓趙衰當中軍元帥的,但趙衰卻發揚風格,力挺先且居,說我的軍事能力不如先且居,還是讓他當吧,晉襄公同意。當時的權力格局是:

中軍將:先且居;

中軍佐:趙衰;

上軍將:欒枝;

上軍佐:胥臣;

下軍將:箕鄭父;

下軍佐:荀林父。

這六位將佐是當時晉國最有權勢的人。可這個格局定下沒幾天,先且居、趙衰、欒枝、胥臣就都掛掉了,一時之間空缺出四個大將名額。其他的人就都把眼睛睜得又圓又大,死盯著那四個位子不放。尤其是中軍元帥那個位子,誰搶到手誰就是老大,晉國的事就是誰說了算,在晉國說了算就等於在諸侯國中說了算,跟現在的美國總統一個樣。

如果按照慣例,應該是箕鄭父和荀林父當一、二號巨頭,再從下一個梯隊中選拔四個人上來。繼續按照論資排輩的古老原則,這四個人應該是:先蔑、士縠、先都、梁益耳,都是老臣執政。

作為青壯派代表的趙盾連最後一個名額都撈不到。

他們還得等。可他們能等到嗎?

老的不讓新的上,新的不甘心等待。於是,老派和新派就開始了權爭。

先且居的兒子先克,知道要是這次他們這一派人沒誰上來,先、趙兩個傳統家族會被新的家族玩完。他很想上去,但他的資歷太淺,比趙盾還低一輩,因此就站起來,力挺趙盾。其他新人也都團結起來,與老派作鬥爭。

兩派一爭,弄得晉襄公很頭痛。這哥們兒的性格很好。當年,先軫一氣之下,把一口唾沫和酒精的混合物隆重地吐到他的臉上,他還是紅著臉賠笑著,不但一點不怪罪,而且還繼續讓他們父子當政。先軫死了,先且居接班。這種人的特長就是和稀泥,哪邊也不想得罪。

可這時,必須得罪一方,總不能讓兩個人都當中軍元帥,采取輪值拿公章的制度吧?

那時,邊界還很和平,動用軍隊也像現在一樣,找個說得過去的節日之類,舉行一個盛大的閱兵儀式,然後順便宣布一下軍隊領導人的任命。

晉襄公決定於公元前621年萬物復蘇的春天,在夷舉行一次盛大的閱兵式,並且進行軍隊領導人的調整。具體方案是:讓士縠做中軍元帥,梁益耳為中軍佐;箕鄭父做上軍主將,先都做上軍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