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晉之好

人才戰略(上)

再繼續說秦國。

在東方諸侯進行軍事競賽,搞得熱火朝天時,有幾個大國一直沒有參與。一個是晉國,另一個就是秦國。這兩個諸侯都是西方諸侯,對東方事務向來不在意。至於首任霸主,雖然很牛,看誰不順眼就把多國部隊開過去,暴打一頓,完了還說是奉周王的命令,打你扁你是理直氣壯的,是有法可依的,你挨打是應該的,你不挨打是豈有此理。其實地球人都知道,現在大周朝連個預備役連都指揮不了,哪能調得動以齊為首的多國部隊?

但大家都知道,齊國教訓的國家都是沒有什麽實力的小國,對大國歷來只是采取恐嚇威懾的手段,從不敢真正動槍杆子。所以,秦晉兩國雖然不鳥齊國,從來不參加齊國召開的諸侯國代表大會,但齊國也從來沒跟他們起過沖突。

而這時,秦國是秦穆公當第一把手。

秦國此前的戰略是把目光放在西邊。天天睜著眼睛,緊盯著那幾個小國,只要抓到一絲機會,就猛然出手,全面收購,地盤逐步擴大,屬於悶聲發大財的那種。因此,秦國雖然是諸侯中立國最晚的國家,比任何一個諸侯都粉嫩,但規模卻一點不小。到了秦穆公時,秦國就是與齊、楚、晉、燕幾個強國處於同一個級別的大國了。

秦國前幾任老大經過思想大解放討論之後,統一了認識,知道,要想真正讓秦國更加強大起來,光搞定西邊幾個小國,還是不行的。因此,他們也調整了擴張戰略,做好了東進的準備。

在穆公之前的幾個老大,主要做的是遷都工作。

第一次遷都的總指揮是秦文公。這哥們兒覺得老在犬丘那裏,地理位置太偏了,文件都發了幾個月,還傳不到東邊,工作效率低得像蝸牛。當時,他們已經把原西周的地皮全部劃進自己的名下——這塊地皮比原來他們的地皮面積要大得多,而且,他們原來的地方還是屬於發展中地區,有待於開發,哪比得上原西周的三秦之地?那裏曾經是全國的首都,也曾經是全國最發達的地方。因此,秦文公決定把統治的重心向東轉移。

也許,秦文公的這一次遷都並沒有什麽遠大理想,可能只是覺得國都應該建立在一個發達繁榮的地方,但他的這一舉動,卻奠定了秦國東進的基礎。他騎著馬,帶著個風水專家,向東邊一邊散步一邊考察。最後,專家同志說,開水和渭水之間的這塊地皮不錯,肯定能讓秦國發達起來。

秦文公就把秦國的國都定在了這裏。

之後,到秦寧公的時候,秦國又進行一次遷都,把國都遷到了平陽。但還沒有完,秦德公又遷到雍;秦獻公時,再一次搬家,把國都定到了櫟陽。到了秦孝公,終於把國都遷到了著名的鹹陽。

當時,諸侯國各部門沒有現在這麽復雜和龐大,估計每個機關也就一兩個公務員,要想在周末打個牌,恐怕都還缺角。因此,遷都的工作量並不大,大家拿著幾件家具上了馬車,到了目的地,亂蓋幾間草房,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上班了。

當秦國國君站在鹹陽的地皮上時,他們的目光終於徹底地從西方轉向了東方。他們看到,東方熱鬧得多,那麽多的諸侯,天天喊打喊殺,搞得很刺激。

秦國真正讓東方諸侯大吃一驚的第一位領導人就是秦穆公。

秦穆公從老爸手中接過班時,正是齊桓公霸業的鼎盛時期。他看到姜小白一無聊就召開諸侯大會,牛得要命。我不知道當時秦穆公的心情如何,但我想,這哥們兒心裏對齊桓公肯定羨慕得要命,肯定在心裏想著,哪一天也能像老姜那樣,發個通知,那些諸侯國的老大都得帶著代表團,跑過去會盟,聽自己發表重要講話。當然,那些講話一點不重要,你要是個小屁民,那些話只能算是屁話,但你要是霸主了,你就是放個屁也是個重要的屁。

不過,秦穆公嬴任好同志並不是個亂來的人士,他雖然羨慕老姜,但是知道,這個霸業是要有一個積累過程的。表面上看,齊國就是姜小白和管仲兩個人的努力,只一個五年計劃,就可以突然發飆,到處橫行,其實,他們是有著堅實基礎的。這個基礎細算起來,可以一杆子打到他們的老祖宗姜太公那裏。姜太公受封的時候,還得了個最高使命:“五侯九伯,汝實征之。”也就是說,以後諸侯中出現了哪個不聽話的,你就有權代表人民、代表大周去打他,不要怕把他們打死、打殘。周朝給齊國這個政策的同時,也劃給他們一塊面積很大的地皮,使他們的綜合實力遠遠超過其他諸侯的。否則,如果只有那些小國那麽大,跟個山區的行政村同樣規模,只怕自保還來不及,哪能去對付“五侯九伯”?之後的齊國歷代國君智商雖然不及他們的老祖宗,但也還過得去,至少沒有出現過敗家子,而是很好地把齊國安全地交到了姜小白和管仲的手中。所以,齊國成為首任霸主,是有其歷史根源的,有一定的必然性在裏面。否則,你讓姜小白和管仲去管個鄭、隨之類的小國,他們能牛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