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梟雄末路(八)(第2/2頁)

葭萌關只是第一步,劉毅肯定還有後手,曹操的益州之地已然是岌岌可危,周瑜十分肯定的得出了這個結論,以此為依據的話擺在他和孫策面前的便是如何抉擇?眼前的戰局即使他們全力以赴幫助曹操對抗劉毅勝利的機會也不足三成,本來無論是孫策還是周瑜心中都未嘗沒有坐山觀虎鬥的意思,可如今劉毅就連靜觀其變的機會也沒有留給他們,談判破裂之後他已然對孫策動手,便是交州的奇襲。

另一個時空之中的三國鼎立時期,東吳的水軍已經初步具備了航海的能力,雖說只是到達寶島但卻是邁出了航海的第一步,後世的劉毅便曾經想過倘若讓孫權最終一統大漢的話是否會在航海之上有著重大的突破!當然現在孫策周瑜對於海洋這個概念的了解還只是一鱗半爪,其中有很多更是通過了解飛虎軍得來,但讓他們做如何想象也很難清晰的了解漢軍是如何通過長達萬裏的海岸線來對大漢最南端的交州做出攻擊的,眼下最關鍵的是該如何應對漢軍的乘虛而入。

早在荊襄之戰開始前,孫策周瑜魯肅等人便對天下大勢做出過深入的分析,此時漢軍的強大毋庸置疑,兗州漢中一戰過後便是集中南方三雄之力也難以對之形成優勢。而論及領地的穩固與發展速度,劉毅治下的優勢比之軍事上還要明顯,假如就保持著眼前的態勢發展下去對方的優勢還將越來越為巨大!魯子敬有言劉毅最穩的辦法便是進行戰略防守,待優勢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做雷霆一擊,到那時他們將很難阻止漢軍前進的腳步,而對方連續作戰進攻荊襄劉毅盡快一統大漢江山的決心已是昭然若揭,但這樣的動作也在給敵人以機會。假使曹操可以在穩定蜀中的同時聯合荊南在荊襄一戰中擊敗劉毅則局勢便還有翻轉的可能,否則他們就只能寄希望與奇跡的發生了。

當時魯肅出言便十分直白,在孫策面前他也不需要有太多的隱晦之處,這些話聽起來頗為喪氣但孫周二人亦不得不承認魯肅的正確,小霸王豈是束手就擒之輩?哪怕有半分的機會他也不甘屈於人下,因此才有拒絕了劉雲提議率兵前來增援曹軍的舉動,畢竟仗只要還沒打完他們就還有翻轉的機會,可眼下魯肅所言曹軍穩定蜀中的前提已經不能保證了,戰役的進程也大大超過了當時三人商討的範疇。

第一個意外便是漢軍竟能如此迅速的突破蜀中門戶葭萌關,這也不怪他們意外,就連劉毅張虎都是一般,若是沒有第三流的獻策漢軍此時恐怕還在雄關之下徘徊,即使付出巨大代價拿下此處也不一定再有繼續攻擊劍閣之力。第二個意外就是交州的亂局,漢軍的跨海登陸之舉超出了他們的知識範圍,誰也不曾想到劉毅的報復竟會來的如此迅捷,眼前五千之眾已然令人頭疼不已,將來還可能會陸續增加。

迅速回師荊南,這是孫策周瑜斟酌再三之後做出的無奈選擇,蜀中震蕩,身在荊襄的曹操除了與劉毅決一死戰之外再無其他的選擇,沒有了孫策軍的支援他們勝利的希望可想而知,但誰也不敢小視曹操決死一擊之中所蘊含的威力,周瑜唯一能夠寄托希望的便是此處曹軍的死戰能夠最大的消耗漢軍的兵力,為他們爭取足夠的時間!

緊要關頭背棄盟友收軍而退,這不啻在曹操背後捅了一刀,但孫策亦是無路可走,劉毅已經到了,隨他前來的還有漢軍另一大主力疾風軍,且不論這是否是劉郎生虛張聲勢之舉可用此地近十萬士卒的命去賭,這個決定孫策無論如何也難以做出,退回荊南依靠手中的力量至少還能借長江天線嚴防死守,再做猶豫能不能回得去都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