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避諱之舉(第2/2頁)

曹操此時在襄陽城中的情形劉毅並不知曉,現在他對這個大敵的健康沒有太多的興趣,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蜀中方向,整個漢軍之中也只有他和天耳之首劉雲知曉益州之戰有著兩條戰線,在明是張虎統帥的張合虎衛軍張遼燕雲軍及馬超張繡等十數萬雄獅,在暗則是天耳眾人配合暗影之士與成都的隱藏配合,可以稱作為地下戰線。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倘若劉毅不是在多年前就有著對子午谷的探討的話漢軍也不太可能憑此取得大捷,成都的地下戰也是一般,不光在此一地,劉備的建康孫策的長沙都不乏天耳之士的潛伏,只不過隨著劉璋的被救出劉毅權衡之下才決定讓劉雲安排成都城中的行動,本來只是蠱惑人心,但隨著張合偷渡陰平的成功,裏應外合之勢便成,這一切看似偶然但卻是建立在漢軍提前布局的基礎上的。

天耳之事一直由郭嘉掌控,內中之人皆以大掌櫃稱之,可這一次的成都的布局與即將開始的行動奉孝卻是一無所知,難道是劉毅在稱帝之後對忠心的下屬也起了防備之心?將此事放在歷史之中並不少見,可以朗生的為人與知人卻並不會如此,開元皇帝登基之後,乃是兵部尚書郭嘉親自上書以軍務為由將天耳的一切盡皆移交劉雲手中。

如今的劉毅貴為天子,這個身份是之前任何都不能比擬的,就算朗生本人心中沒有想法似郭嘉這般的大才也要有所避諱,執掌天耳十數年對這個組織的能量沒有人比奉孝更為清楚,它是專為劉毅一人而服務的機構,將之掌握手中此時為了軍事倒還罷了,日後卻難保不因此而發生猜忌,最明智的做法無疑便是從其中慢慢的抽身出來。

這次上書郭嘉除了賈詡之外沒有告訴他人,文和聞之亦是對此很是贊賞,即使沒有奉孝的坐鎮憑劉雲的能力也能確保漢軍在戰場上的情報需求。其時郭嘉曾言決不信陛下會有所猜忌,賈詡對此也是頷首贊許,但微笑之後卻以右手指了指身後,兩人都乃當世智者互相之間又是至交很多話已然不用明言,郭嘉一見當即便是欣然落筆如飛!

在原先的歷史之中賈文和的明哲保身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但今世在劉毅的充分信任之下他的顧慮要少了很多,和郭嘉一般他對劉毅有著絕大的信心,即使是在他身等九五之後。可陛下不會猜忌下屬並不代表他身後之人也有著這般的心胸氣度,為家族後世計這樣一個威力巨大的組織還是不掌握在手中為妙,以免為後世子孫惹禍上身。

相識至今十余年,劉毅與鬼才毒士之間稱得上君臣相知,在得到奉孝的上書之後他也看到了筆墨背後的意義,對此即使是他也有著很多的無奈,的確像天耳這樣的機構又有哪個帝王敢將之放權在別人手中?最安全的莫過於自己牢牢掌控,其實在他心中天耳也令他頗為為難,如今在戰陣之上他的作用無人可以替代,可一旦天下安定之後要如何做才能讓它更好的為朝廷服務而不是成為爭權奪利的武器?

在給郭嘉的回書之中劉毅的回答十分簡單,奉孝之意朕心中自知,這些事情你越解釋就會越位麻煩,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劉毅還是接受了郭嘉的請求,畢竟其意極為誠懇且忙於荊襄戰局也需專心一致,此次禦駕親征前來劉毅是定會與奉孝有一番交心的,他不願這些忠心耿耿的下屬會因為自己地位的改變而產生隔膜與芥蒂!

當然此事給劉毅帶來的煩惱並不在眼前,他還有很多的時間去妥善處理,如今更為關鍵的是如何利用它盡早的統一大漢江山,有著天耳的配合,張合的去向就不難抉擇了,虎衛軍此時亦在進軍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