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荊襄之戰(二十八)(第2/2頁)

隨機應變,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可要真正到了戰陣之上卻是千難萬難,需要主將最大的決心與堅定!高順的變攻為守絕不是一味的守禦,對李典所部他依舊要保持主動的高壓,最好的防禦手段就是進攻,其中的度需要精密的考量,至於虎豹騎這一路他也用夜間突襲的方法加以還擊,出於士氣的考慮也不能形成一味被動挨打的態勢。

此戰高順的臨陣指揮與隨機應變皆是可圈可點,無論形勢如何始終沉穩如山的高將軍就是軍中最大的定海神針,李典奮勇挺進,夏侯淵全力配合,但漢軍卻依舊如同山嶽一般橫亙在兩軍之間使之相隔僅僅十余裏對望卻始終找不到突破的方法!高敬方統軍可不只是攻無不克,這守禦之道亦極有心得,此時的漢軍對李典夏侯淵而言就像是緊裹一處的牛皮,你可以將之壓縮卻要隨時面對他們強力的反彈。

白虎營乃是當年劉毅起兵之時的老四營之一,論及資歷他們還要在八大主力軍之上,戰力更是絲毫不弱,這一點在面對虎豹騎的沖擊之時體現的淋漓盡致,任憑對方的沖擊如何強悍他們總有辦法予以強烈的反撲!且觀其戰法絕非憑借一股血勇與敵死拼,鬥志白虎營絕不欠缺但在面對優勢敵軍之時靈活多變的戰術和對有利條件的運用才是最大的依仗,兩天的攻擊下來夏侯淵也不得不承認眼前之敵是他遇見過的最為難纏的步卒,官道之上的一草一木都能為對方所用!

提到這些就不能不說一個人,那便是白虎營統領偏將軍裴元紹,在演義之中他是一個出場不久就死在子龍槍下的龍套,史實更不知其詳細。但今世由於劉毅的前來卻改變了他的生命軌跡,從默默無聞之輩變成了一個合格的戰將,至少在這場大戰之中他的表現絕對稱得上優秀!正是由於他的調度與親臨一線才讓虎豹騎數日難得進展。

假若當真讓夏侯淵裴元紹二人各領一軍對戰,後者當非是前者之敵,但在永安官道這個局部,雙方的戰略意圖都極為明顯的情況下,即使夏侯妙才也拿對方沒有太好的辦法,要是讓他用兩個字來形容裴元紹的用兵,說的好聽叫做狡猾,不好聽就叫無賴!他從不會堂堂正正的與你一絕雌雄而是用盡各種手段讓你難受,官道之上被之搞得坑坑窪窪甚至在穿雲箭的運用上還有各種騙招。但在戰場上是沒有君子與無賴之分的只有最為合適的應對,白虎營拖住虎豹騎就是勝利。

但便是這般到了兩天之後用盡了攜帶的一切弩箭之後白虎營也不得不同虎豹騎陷入了短兵相接的節奏之中,雖然裴元紹想盡一切辦法破壞地形使得敵軍騎軍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可虎豹騎在兵種上的優勢卻是無法忽視的,此時除了將士們的血肉之軀再無他物可以阻擋敵軍的進攻,自裴元紹而始,白虎營從上到下都立定了決死之志,高將軍面對李典大軍不會有援兵給他,他也不能在自己倒下之前讓敵軍去沖擊同袍的後背,自己沒有典韋那般的勇武,可鬥志並不輸之!

讓人最郁悶的事情是什麽?經過一連串的磨難與努力好不容易看見希望,卻在將之攬入懷中的之前一刻受到嚴重的打擊必定是其中之一,夏侯淵正是如此,眼看再有一兩個時辰就能將這支難纏的敵軍的沖散,可遠處揚起的煙塵與大地轟鳴之聲卻讓他一時間無比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