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荊襄之戰(二十六)(第2/2頁)

劉信率領親衛鐵騎到達荊襄之北的南陽之時劉毅的大軍也到了陳留,這是被曹操經營的最久的一座都市,此時無論是市場還是生產都大部恢復了正常,聞聽開元皇帝禦駕親征而來還有不少百姓自發前往相迎,場面頗為宏大!這其中不免有當地官員安排的原因,可百姓得到了實惠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至少他們沒有因戰亂而餓肚子!

行政體系和一系列政策的完善使得漢軍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站穩了腳跟收取了一定的民心,而天耳的監察機構在此中更是居功至偉,那些士族還是心向曹操有些哪些還在觀望之中,甚至有的與敵軍暗通款曲,這一條條情報與證據都在掌握之中!這個時候的負責監察的天耳其實已經具備了特務機構的功能,對中央集權便是強力的保障。亂世用重典,親民之外鐵血手段排除異己也不可或缺,出於穩定的考慮劉毅對此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真憑實據,鐵證如山再公布於眾,蘿蔔加大棒在任何時代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身在陳留,劉毅也接見了一些當地極有影響的士家與豪紳,當然保衛工作做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天子的恢宏大度無疑將是穩定人心最為有效的方法,而朗生便是此中的高手!當然眼下對漢軍而言最大的要點還是戰役成敗,在陳留停留了大約一天半之後大軍已然起行前往南陽,荊襄一地將成為劉毅與宿敵曹操最後決勝的所在,倘若此地一失,就算曹孟德還能夠偏安一時卻再也無力窺視大漢天下了。

便在天子大軍啟程之後的半個時辰,幾匹快馬出陳留西門緊隨而去,這些騎士並非軍中之人而是天耳的傳訊之士,看他們拼命奔行絲毫不惜馬力的舉動也知道所要傳遞的消息定是非同小可!否則南陽之處就有聯絡站,按劉毅大軍的行程亦不過數日而已!

天耳傳訊之人快馬加鞭的速度極快,可還是花費了一個時辰方才追上天子的大軍,由此亦可見他們行軍速度之快,出了陳留劉毅立即全力行軍,這些麾下雖然大多乃是郡國士卒,可燕地此時已然擁有了成型的預備役系統,郡國兵平時的操練也是極為規範的,也許在戰力上他們和虎衛龍驤這般的百戰老兵還有差距可行軍已然相差無幾。

這些天耳之士的領頭人乃是紫鉞,此刻正是他坐鎮陳留,亦是天耳之中的元老之一,過往更是戰功彪炳,當然不他的功績只是劉毅等高層心中有數,絕不會宣之與眾的!天耳裏除了劉雲之外只有前十二人得到過劉毅親手頒發的令牌,有此物在手任何人不得加以阻礙,加之此時又是在兗州之處行軍,紫鉞的快馬趕來沒有受到任何遲滯。

這邊早有人將此信息報與劉毅,朗生聞言卻是心中一緊,這定當是緊急軍情無差,見紫鉞到了近前,暗一立刻攔在天子馬前相迎,紫鉞亦是上前見禮之後才將書信交給暗一讓其轉交天子,說起來當日劉雲精心打造暗影護衛之時紫鉞紅槍藍劍等人都曾做過教官,但此刻暗一身為天子親衛負責劉毅的安全一切面見都必要有嚴格的規範!

“好、好、好,子才雋乂文遠等果然不負朕望,第三先生亦是大功一件,今能如此,大事成矣!”從暗一手上接過書信打開一看,即使以劉毅的沉穩也不由喜形於色,眾人雖不知信中到底所言何事,但從天子的神色和那三個好字上亦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