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荊襄之戰(九)(第2/2頁)

這個結局無疑讓太子很是滿意,身在其位他看的也比它人要深入很多,按照京報現在勢頭發展下去必將成為大漢主流言論的喉舌所在,對他宣傳自己的言論主張亦將起到關鍵的作用,當然京報永遠只能掌握在朝廷手中否則必有所患!作為當世之人劉桓能有這樣的認識再正常不過,現在和他們說民主自由只不過是天方夜譚,但畢竟他也看到了京報背後所蘊藏的巨大力量,對劉毅而言這或許已經足夠。

今日在後宮說出擊鼓傳花之言朗生在心中早有考量,說實話身登帝位之後一眾妻妾無形之中卻是失去了很多的自由,畢竟宮廷規矩森嚴不可逾越也束縛了這些如花般嬌艷的女子,向來都是深宮多怨婦!有一些事實即使劉毅身為九五之尊也無法改變。但這並不能影響他為自己這些心愛的女子創造一個展現才華的機會,說道文章華美似蔡琰甄宓衛若蘭等眾女也絕不會在幽州書院那一幹才華不凡的學子之下。

且不說劉毅這擊鼓傳花之法頗為新奇又能與眾女同樂,便是丈夫此舉之中包含的心意大家亦是深知,天子之家自要有不凡氣度,但劉毅能夠為她們做的已經很多了,今日之舉只是其一,原本後宮之中妃嬪是不得出宮的,但天子卻言人活天地之間,忠孝乃立身之本,非惟男子,女子亦是,家中雙親原該探望侍奉才是,因此特地降下旨意每逢初一十五妃嬪按等級皆允許家人在廣和宮相見,每年更還有一次讓其回歸省親的機會,想來家人的陪伴應可略解眾人心中的寂寥之情。

省親之事一開始蔡琰是反對的,當然絕非不能體察丈夫的心意相反還是很覺得欣慰,就算成了當今天子夫君對自己的愛憐仍舊是一如既往。她心中考慮的自然還是丈夫的大業,登基之初劉毅的一些行為已然打破了祖制,此時沒有異聲傳出是因為其聲威無人可比但倘若日積月累下去便未必沒有危害了,夫君能夠為了自己和一眾姐妹著想她們也不能如此自私,一切還要以天子的聲威氣度為重,能夠說服愛妻朗生還是頗費了一番唇舌,這個孝道天大也被他運用的淋漓盡致。

當年劉毅曾經將蔡琰稱為自己的賢內助可謂真知灼見,燕王登基之後除了後宮之事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條之外其余各處亦能做到未雨綢繆,其中就有一條是專門針對一眾妃嬪的家人所設。甄家糜家衛家皆是家大業大,劉毅雖確有照顧之處但甄衛兩家亦能自重身份,其余眾女玉兒的親人便只剩下了大哥張虎,那是天子的心腹謀臣,就算不論親戚也是親如兄弟,就連當日上黨城中玉兒的族叔一家也得到了朗生很多的好處,此外似秦、柳等家人兄弟劉毅亦給予照拂,但今時不同往日,倘若這些人有什麽行差踏錯皇後可絕不會留情!

對於漢末這個時代的改造劉毅是立足於全方位的,但有一點就是要厚積薄發,任何太過激進的做法在此時都不可取,否則只會起到反效果,同時他也不會放過任何的機會,借此次征文之舉他一舉達到了提升軍心士氣,讓學子文士們群情洶湧,以及稍稍讓半邊天參與其中的目的,而最大的收獲除了這些之外京報的設立亦如同旭日初升。

和上次相同,此次皇後依舊提出眾女的身份其文章不便見諸京報,如此為之當失了皇家的體統,別人嘴上不言心中卻未必信服,最後還是朗生參照了後世筆名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此後精選而出的數篇文章之中便有出自衛若蘭的手筆,劉虞蔡邕等人都評為最優,甚至還為此鬧出了一幕尋找南若才子的戲碼,後這篇美文亦被鐫刻與雲台碑上,直到千余年後都是遊人瞻仰的盛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