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荊襄之戰(七)(第2/2頁)

荊襄會戰之中的青縣之戰之所以可以載入史冊除了它本身的戰略意義之外燕軍各部的主動協作就是最大的看點,曹軍伏擊龍驤軍乃是準備在前並經過一番頗為周密的安排,兵力調動與地形運用無疑占據先機。可徐晃為此法卻是隨機應變,他可以依仗的只有龍驤軍強悍的戰力與對燕軍各部配合之處的信心,就好比兩個弈棋高手對招,一方潛心設計了一個圈套,另一方明知有詐卻依然將計就計!結果是苦心孤詣的一方設下的圈套被對方當場找到最為有效的手法加以擊破,這對前者信心上的打擊就不言而喻了,在戰略上的作用更是深遠。

北平遼東二軍、西涼白馬二營皆是應時而動緊緊拖住曹軍不讓其對友軍形成合擊之勢,而賈詡郭嘉聞報之後亦是立刻催動張燕的黃衫軍及樊稠的並州營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往青縣,當龍驤軍與敵軍廝殺竟日近乎筋疲力竭之時,裴元紹的玄武營第一個趕到了戰場,燕軍的反擊亦由此展開,夏侯惇見狀也只能搖頭苦笑收軍而退。敵軍之間的配合根本不用言傳,他若再不退隨之而來定是更多的增援部隊!

是戰徐晃與夏侯惇在青縣大戰八個時辰,嚴綱華雄所部力敵曹軍虎豹騎亦不在其下,孫策曹昂二人在趙雲太史慈高順等將的阻擊之下亦近乎寸步未進,戰前謀劃的合圍之策煙消雲散!論及傷亡雙方大致在伯仲之間,單從戰術角度而言並沒有之前的幾戰那般成功,可互拼消耗之下對燕軍後繼戰略的意義卻是非凡,此戰一過夏侯惇的曹軍主力與夏侯淵的虎豹騎都受到了傷筋動骨的打擊,燕軍在兵力與機動性上的優勢顯得更為明顯,賈詡當即以張燕的黃衫軍配合樊稠的西涼營及白虎玄武二營趁勢追擊,此時曹軍卻再無能力組織起足以與之對抗的兵力了,不光夏侯兄弟撤出南郡,曹昂孫策亦讓出了南陽,經此一戰荊襄九郡之中的三郡盡皆落在燕軍手中,江北只有襄陽江陵未下!

論及此戰,當機立斷的徐晃徐公明可謂最大功臣,可在戰後他卻沒有絲毫居功之態,反在戰役總結之時對友軍的積極配合大加贊賞,尤其是高順的遼東軍,青兗一役中損失最大的便是此軍,而青縣之戰敬方又承擔了最為艱巨的阻擊任務,力抗包括於禁曹仁在內的數員名將,假使此處放曹軍過,不足兩個時辰就能趕到青縣近郊,這個結果令得徐晃回想起來都後怕不已,對傷亡極大的遼東軍更衷心感佩。

高順於此卻顯得十分謙遜,其言曰:漢軍各部不分彼此皆乃天子之軍,徐將軍能為陛下之利甘冒奇險順豈能瞠乎其後?豈可因此而當將軍之謝?此言一出常山王及兩位軍師並一眾戰將皆頷首不已,高敬方當真是一片為公之意,難怪燕王以之為征北將軍位在軍中一幹宿將之上,可謂是目光如炬,觀其領軍與此戰行止,實乃名副其實也。

在此次相會之上,諸將的功勞倒不是討論的焦點,有一名人此番亦建奇功,與酣戰之中殺敵五十有九,奪戰旗兩面,本來以他在軍中的名聲有此戰績並不為怪,在其軍旅生涯更有過百人斬的時候,不過青縣一戰他沒有受傷就是足以震驚全軍的奇跡了!而能以一區區十長之身贏得如許多的戰將關注,非“打不死的張十八”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