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身登九五(二十)(第2/2頁)

出口拒絕純屬自然,但劉毅一再堅持值此新帝登基之刻他還要固執已見就未免對天子不敬了,劉虞可不是沒有眼光之人,早在劉毅滅公孫瓚一統幽州之際他便可認定將來定漢室者必是此人,如今其人果然身登九五之位,且待己之德亦與當年一般無二,這一份情義可算無價,至尊之位一言九鼎,見推辭不得他也只有上前施禮受封!

這封公之舉的確無比榮耀,亦可算為人臣的巔峰了,但其中劉毅也有用心之處,一旦為公便等於大半養老,他的很多新政都需要從幽州書院培育出來的思路能與他稍稍合拍的官員們來推行,以新代老已是必然之勢。當然這其中還需要一個穩定的過度,畢竟南方三雄此時尚存,劉毅為帝之後步伐的確可以比之前邁的更大可亦要有所顧忌之處,所謂欲速則不達,強行求速只會招來更多的阻力,司徒楊彪在老臣之中算是極有治政之能的,劉毅需要將之樹立起來給群臣做一個榜樣,劉虞無心於此可剔除在外,蔡邕伏完亦不是這塊料,唯有那個孔融胸中還有一些心思,劉毅借封公之舉也算將他的想法徹底打消。

早在燕地兩年方略之中,燕王便已然有用三省六部代三公九卿的想法並在實踐之中進行運用,只不過名義上並未正式采納,實質上真正的行政架構卻已是頗為成熟有效,楊彪的司徒之位可以保留,亦可參政議政,劉毅亦會設立左右丞相作為這個過渡時期的群臣之首,其中左丞相專司國家行政之事,要輔助天子制定合理的經濟生產發展計劃,這個人舍張虎張子才之外再無人設和擔當,而右丞相其位不在前者之下但職責卻是不同,主要是對內的監督的清查,在朗生的設想之中天耳內耳就將設在這個職位之下,這個位置對於左丞相也有著一定監督的權力,其中也充分考慮到了制衡的因素,若是談及對當朝文武百官的震懾之威,有賈屠夫之稱的賈詡賈文和便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六部之中,吏戶禮兵刑工照常設立,但在其中經劉毅百般思量又和眾臣一番探討更加上了農商二部,比之另一個時空之中,大漢的農業得到長足的發展,商業更是不可相提並論,想要富國強兵此二者缺一不可,又是相輔相成,以去年燕地的稅收為例,商稅就占到了朝廷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還多,這在華夏的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但就眼前來說,商業發展的速度還要勝過農業,劉毅亦要在此中采取一系列的政策與手段去加以協調。此時的國力幾乎就可以用人口的數量來加以衡量,而農業則更是這一切的基礎,當有專業的部門管理方可。

至於器具所這個劉毅獨創在戰爭和生產經濟當中都發揮了極大作用的部門朗生權衡再三還是將之掛在了工部之下,當然在獨立性上有著很大的提升,它是作為一個研究性質及濃的機構存在的,而在文樞閣之外亦有奇技院一處便是給其中出類拔萃的一幹能工巧匠們揚名立身之所,相信在今後大漢的發展之中,器具局和奇技院還將發揮更為強大的作用,亦會在不斷的擴張中起到助推器的功效。

在這八部之中設置最為完善的便是兵部,眼前的統一之戰和之後的領土擴張都要通過這個指揮機構來完成,天狼作為正式的參謀處也將在此後並入兵部之中,窮兵黷武的確不是長久善法,但對四方的掠奪卻有可能加速王朝的發展,但其中之度亦需朗生仔細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