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身登九五(七)(第2/2頁)

劉信聞言只是搖了搖頭並未出言,但神色之中亦頗為好奇,父王母後之事在府中並無人敢於提及,但家人敘話之間也有一言半語顯露,至於民間更是多有傳言,其中不乏神奇之處,劉毅與蔡琰郎才女貌,在百姓眼中就是天作之合,這些大人物對他們來說都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人物,偶爾用來憧憬一下卻也是人之常情。鄉間野史歷朝歷代都難以禁絕,劉毅也不會采用滿清入關之時的言論管制!因此能夠聽父親提起此事,劉信更想知道父母當年的那一段經歷之詳細。

“當年為父在虞山初識你母後……後來在洛陽之時還對嶽父說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令得多少男女盲婚啞嫁,但如今落在我兒身上為父卻也與眾人一般,信兒有些怨言亦在情理之中。”在次子面前劉毅倒並未對當年之事有所隱瞞,一番話語娓娓道來足有小半個時辰,聽得劉信是津津有味,由此亦可見自己與年輕之時的父親性格是何等相像,皆不願受世俗之制所限。後來父王話鋒一轉卻是提到自己,且言語之中竟還有之責之意,不由心頭一股柔和之意升起,便要出言。

“信兒不用多言,你之心思為父自知,不是不願從你之心意,而是身為燕王之子,很多事情都不可隨心所欲。看起來為父此時占有天下三二之地,手握雄兵百萬,一統河山指日可待,可位置越高卻也顧忌越多,行事亦要以大漢天下為重。號令四海令行禁止豈是易與之事?漢中之地鉗制蜀中,乃此時最重之戰略要地。”劉毅微微擺手繼續言道,目光只在愛子面上遊動,有些事情他不用說的太過清楚,以劉信的資質,相信話說到這個份上,他自能理解自己言中用意。

“初始聞聽此事,孩兒心中確有不快之意,但只是性情所致,對父王母後絕不敢有半點怨言,今日知曉父王胸懷天下,所作所為皆是為此,此事定當聽從安排,再不會有所掛礙。”自己的婚事由父母決定原本就是天經地義,如今父親肯這般向自己解釋已然足見他的心意,心頭只有感激之意,那一點點的不快和埋怨便已是煙消雲散。

“信兒你素性剛強,豪氣不下為父當年,身入軍中便可提三軍之氣,似我兒這般可縱橫沙場為無敵之帥,為大漢開疆僻壤立不世之功業,汝可知這四方之外依舊有強敵無數,將之盡數征服掃之方是男兒壯志!不過若在朝堂之中,卻是桓兒之沉穩堅韌更為合適,如今北平之事我兒當也有所知,一旦父王正位你兄長便是太子之位,信兒胸中可有不平之意?”劉毅點點頭贊許的看了愛子一眼之後繼而說道,談及四方之處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使得聞者亦為之所感,他的心中所願從未對家人隱瞞,最後更是直言登基之事並以此相問次子!

“觀父王之所為,便是古之先賢也未必過此,執掌大漢當是水到渠成,父王之所言也正是孩兒心意,只想躍馬掌軍征戰四方,為我大漢打下無邊疆土,信兒心中對大哥向來尊敬,亦從未有過外心,自當追隨父兄之後!”劉信早就聽父王提起過大漢周邊甚至更遠之處那些強國的情形,今日再聞劉毅說的如此豪氣胸中便是一陣熱血翻騰,執掌千軍萬馬掃蕩四方,追求武道之極致向來是其胸中所願,朝堂之舉多有繁復又是人心叵測絕非是他所喜,聞聽父王之語當即便斷然言道,在他看來父親登基為天經地義,大哥之位亦不可動搖!

此時劉毅的目光瞬間變得淩厲無比,那個凜冽之氣猶如實質,可劉信與之相對卻始終坦然清澈,直至父親的目光重新柔和起來,這樹蔭之下父子二人對坐相談,不知不覺之間夕陽已然灑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