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過馬之戰(三)(第2/2頁)

“老將軍與我領飛燕騎出擊。”面對此時戰局,關羽沉聲冷喝,催動胯下戰馬親自殺了上去,老將軍黃忠亦是與之並駕齊驅,好在方才關羽也算反應神速,丹陽精兵的服從性又是極佳,被劉毅趙雲所部擊潰的只是沖在最前的千余人,但他們絕不能放任這種勢頭延續下去,否則傷亡暫且不論,這樣被敵軍沖殺對軍心士氣的打擊無可估量。

燕軍在後撤之中這漂亮的一招回馬槍便是關羽事前也未能預料,劉毅及趙雲太史慈二將對騎兵的運用之妙超出了他的預計,單論此處飛燕騎很難與之匹敵。但現在絕不是贊賞對方的時候,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擋住敵軍的這陣沖勢,想要阻止對方沖殺就必須攔住其最鋒利的箭頭,劉毅趙雲聯手之威就算以關羽的自負也絕不敢正攖其鋒,此乃兩軍混戰而不是陣前鬥將,劉趙二人是不會墨守成規的,張飛受劉毅屠龍擊所傷此時能夠力助自己的便唯有老將黃忠!兩人聯手擋住對方,以飛燕騎以強對強,之後再通過步騎之間的協作挽回戰局,一瞬間關羽便有了通盤的考慮,燕軍的交替掩護縱然精妙亦難以再三。

見關羽黃忠二將齊齊殺上,身後飛燕騎又再卷土重來,劉毅眼中一亮暗贊對方處置得宜的同時更是戰意大增,就算敵將見機飛快但燕軍的沖擊之勢已成,想要將之遏制豈是易事?至少要將眼下取得的局部優勢發揮到極致!念及此處朗聲豪勇不減,血龍戟揮舞之下已然遍襲飛奔而來的關羽周身,而幾乎與此同時趙雲的白龍銀槍也對上了黃忠的鳳紋寒魄刀,不遜於方才劉張之戰的激鬥又在四將中展開。

將追兵殺退正是燕軍騎兵營起勢之機,關羽黃忠想要纏住劉毅趙雲以阻擋對方的沖擊朗生子龍心中又怎能不知?他們也要通過與之搏殺使其難以分心他顧,乘勝追擊的騎兵營對趕來阻擊的飛燕騎是有著氣勢上的優勢的。倘若讓趙雲選擇,他會毫不猶豫的挑上關羽,當年討伐袁術在壽春城下就和黃忠有過一場激戰,其人刀法雖不在關雲長之下但特點卻是老辣沉穩,大哥輕傷之時對上黃忠比之更重威勢往往決勝與數合之內的關羽要周全許多!不過眼下的軍情他無法挑選對手,且關羽在前沖之時就是奔著劉毅而來,朗生亦絕不會示弱!

當日徐南突襲之戰面對後起之秀中被稱為天縱之才的燕王次子劉毅,關羽雖並未輕敵卻很難一開始就將實力盡數發揮出來,畢竟劉信再如何勇猛也只是他的後輩,更有一窺其是否名副其實之心。可如今面對劉毅他卻再不會如此了,風雲第一將便對他而言也有著極大的壓力,誰敢在面對燕王之時不全力以赴?哪怕他已然受傷也是一般。

混戰之中的鬥將和尋常並不盡相同,可能並不及單戰那般精彩,因為誰也無法將全部精力盡數用在對手身上,需要時時注意身邊的戰局形勢,對戰將的要求也會更高。不過今夜過馬嶺中四將的這場大戰注定與眾不同,相比劉毅張飛的激戰將是另一個角度的巔峰對決。

十合,閃電一般的十合,沒有過多的來回,沒有多余的相互試探,四人從一開始就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武技,結果竟是人人帶傷!便是一向沉穩如山的趙雲黃忠二人都是戰的火星四濺,從大哥出手的一瞬子龍已然知曉了他的心意,以傷換傷逼對方後撤,為騎兵營的沖擊贏得更多的時間!而結局也證明了劉毅選擇的正確,同樣是傷他和三弟未必輕與關黃二將,可首先退卻的卻是對方,他們不能在面對劉毅趙雲的同時再顧及合圍而來的敵軍騎兵,而此時燕軍並沒有選擇追擊而是再度後撤,如此一來一回又為這場阻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