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過馬之戰(二)(第2/2頁)

子龍的騎兵營後退布陣,劉毅卻就在親衛營陣型的數十步之後,他要爭取時間盡快壓下自己的傷勢而恢復戰力,同時亦要對敵軍的應變做出種種針對的戰術!面對敵軍的沖擊和關羽後陣的變化,劉毅和太史慈心中皆知對方此舉的厲害,這樣的地形步軍比之騎軍更容易得到發揮,丹陽精兵配合名將關羽的指揮在前番那一場夜戰之中已經發揮出了極大的威力,劉信與一眾戰將對其用兵都是印象極為深刻。

倘若此時將身後的萬余騎兵營換成嚴綱的白馬營,劉毅將有充足的信心將這場大戰拖得更久,在鐵騎四營之中仲甫的麾下是最為適合在這般地形下作戰的,他們的騎射遊擊之法將發揮到淋漓盡致,即或對上對方訓練有素陣型齊整的步軍集團白馬營的靈動雖不說便能將之擊破可拖延時間卻絕無問題!不過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戰陣之上更絕不會僅憑一方所算,朗生亦只能憑借手中的力量抗敵!

連續三波的沖擊飛燕騎都始終無法沖破太史慈率領親衛營在峽口布下的陣勢,但他們的付出絕不是沒有代價,短短小半個時辰的交手親衛營數百士卒的損傷便是明證。他們雖是戰力強悍可人數始終只有兩千,按照這樣的比例消耗下去怕兩個時辰也難以支撐,揚州軍的沖擊是絲毫不顧及自身損傷的,況且關羽隨機應變之能極強,第四波的沖擊丹陽精兵組成的陣勢已然代替了之前的飛燕騎成為主力。

迎接敵軍襲擊的還是親衛營騎軍的箭矢,但相比飛燕騎他們能給對方步卒造成的殺傷顯然要小了許多,丹陽精兵在沖擊之中很是善於利用陣型與木盾來防備對方的弓箭,且與此同時他們的速度還能不受太大的影響,其中極有巧妙之處,想來關羽對於手下操練之勤怕也絕不在燕軍各軍之下,就算太史慈依舊箭無虛發但以一人之力又能傷及幾人?更遑論他們心系燕王輕騎而來也並未能攜帶太多的箭矢!

勢若不可為就要退而求其次,戰場之上是不能一成不變的,張弓搭箭再射倒幾名對方步卒隊長之後,子義眼角已然瞥見那員白發戰將的前沖,當即便斷然下令親衛鐵騎轉向後撤。放在平常他一定會非常樂意與這有百步穿楊之能的老將軍在箭術之上一較長短,自阜平城頭箭戰之後子義已有十年未曾遇見可在此道之上與自己相提並論之人了。不過此刻他身為統軍之將此戰又事關重大一切都要以戰局為上!

進要猶如猛虎下山,敢於沖破敵軍的一切阻擋,退亦要來去如風,不能有拖泥帶水之態,身為燕王親軍親衛營無疑深諳此道,他們的退卻顯得極為有序,轉身之際也很少有自相擁塞之感,當年劉毅率軍與樊稠西涼鐵騎大戰之時那一陣齊齊後退之勢才是後來最為此人津津樂道之所在,如今那千人如一的轉向後撤又出現在了過馬嶺之中。

關羽能夠及時根據戰場環境做出調整利用步卒的穩重代替騎軍加以沖擊,與此時的地形與戰情皆為上上之道,但這並不代表燕軍就沒有應對之法!太史慈的後撤第一個要達到的目的便是借騎軍遠超對方的速度拉開與之的距離,接下來就要看趙雲和他之間的配合了,退兵絕不能單純而退,沒有一定的反擊和配合只會形成真正的潰退!

親衛營當機立斷訓練有素的迅捷而退,丹陽精兵的第一個反應便是銜尾窮追,但他們身後的同袍及燕軍戰死士卒的屍體卻影響了飛燕騎騎軍的跟上,短短的一裏路程親衛鐵騎後撤之時的陣型已然有了明顯的變化,從方才的後陣便為幾條狹長的隊列!此時奮勇而進的丹陽士卒還沒有太多的想法,但身在後陣的關羽卻是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