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親往迎之(第3/3頁)

郭嘉審配郭圖三人聞言一時沉默不語,燕王此舉用之於戰陣當是有效,有什麽比面對劉毅親來更能令揚州軍忌憚的?燕軍之中亦再無一人可以做到這樣的威懾,便是數員大將齊至亦不會有此效果。可他們卻定要去考慮此中包含的危險,劉毅親往的目的很是明顯,為四大主力軍合力攻擊魯國曹軍爭取最大的時間與空間,倘若他們可以將於禁曹仁所部盡數殲滅那麽再接再厲之下很有可能對揚州軍形成致命的威脅,但縱使如此值得拿燕王的安危去冒險嗎?此處亦是兩難。

“當斷不斷反受其害,兵家之事不容猶疑,孤自是知三位心中所想,但有另一上將能夠為此想來各位必不會猶豫!兵者詭道也,一味求全反會處處受制,以眼下之情觀之,兗州一戰我軍若勝,曹孟德必將勢力大減,劉備敢來孤亦絕不會讓其全身而退,似此江北各處當可一戰而定!到時只需潛心發展水軍之力孤便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曹劉孫三人橫掃!如此些許小險又怎在心上?孤不是曹孟德與袁本初,自起兵以來便是親冒矢石沖鋒陷陣,誰敢狂言傷我?再者孤親領白虎玄武二軍與公明策應,真若有失子龍敬方子義亦是可與救援,這險要之處便要少卻極多,實為眼下最善之策!孤若不提此法,文和士元元直等輩便算心有所想亦不會提及,既如此便還是由孤一言而決!”

似這般的長篇大論劉毅已然很久不曾為之,今日戰機在手一旦功成便所獲極大,他亦然知曉自身安危在群臣之中的分量,就算有人與他一般想法也定是不敢提出,兗州之戰按照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一旦燕軍獲勝就不單單是眼前的勝利,恐怕至少能縮短他一統天下的進程數年,如此他來個一言堂冒些風險便絕對是物有所值的事情,有白虎玄武親衛三營在手,就算被劉備圍困他亦可坐守到援軍來援,冒一定的風險就能取得及其豐厚的回報如何看他都應該如此斷然行之。

“大王之言嘉以為然,不過此去定要跟隨身邊。”短暫的沉默之後還是郭嘉先行出言,他的天性之中本就有著與劉毅極為相似的一面,前番與燕王一般過於求穩導致戰局初始發展並不太過順利已然是頗為自責,這一次良機就放在眼前掌控得當風險亦會被壓制到最低,豪情頓生之下當日奔狼一戰之風重又回到心間,很是決然的言道。

“不可,孤去後此處不可無奉孝坐鎮,鐵騎營乃我軍最大優勢與機動所在,有奉孝在孤才可放心而去,還需速速作書與文和士元公明,軍情如火,孤此番也要破一回例了!”劉毅接言極快,鐵騎營絕不能沒有統一的指揮,在座之中除他之外就唯有郭嘉有這個威望,二人盡去一旦陳留之處生變對燕軍而言亦是得不償失!對付諸葛亮有賈詡鳳雛聯手有何懼之?劉毅是很少會越級對麾下做出指令的,但眼前軍情卻讓他不得不如此為之,通過龐統給麴義下令必定會耽擱時日!

“諾,嘉這便作書與文和士元備敘此事,大王此去還需時時以自身為念,絕不可親上戰陣,事若可為便為之,若稍有不可為定要及時而退!”劉毅一旦下定決心無人可以更改他的決定,郭嘉心中亦知鐵騎營在此戰之中起到的中樞作用,當下也不再猶豫正色應道!

而就在眾人商議軍情的當口,廬江附近的江面之上卻是戰船往來穿梭如織,不知劉備最終與周瑜達成了何種協議,揚州軍大軍渡江之舉已然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