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鬥志不改(第2/2頁)

“主公,守衛南郡義陽等處的乃是呂虔呂將軍,我軍與荊北各郡尚有郡國兵近三萬,彧雖不知燕軍攻克樂平具體為何,可對方出動軍力不過高順的遼東軍加劉郎生麾下老四營之一的朱雀營,縱算高敬方攻堅之能天下皆知可面對文謙將軍亦很難做出如此戰果,再觀漢中張文遠守城之法,想必敵軍亦是借了器械之力,這朱雀營當年攻擊安縣便是大展身手,如今經兩年休整定然戰力大增。燕軍器械營之轟天炮襄陽炮等諸般器械與守城之中已然有如此之威,可想攻城之際物資更為充足必還有所增。但想來似朱雀營這般軍力燕軍亦只有一營,否則劉郎生定會對樂平、魯國、東平三處同時攻擊,而不是先破一處以收振奮人心之效,義陽南郡皆易守難攻,黃衫軍雖精卻難與遼東軍相比,主公當親書一封以安呂將軍之心,則此處便必然可以堅守待變。”

方才見主公意氣振奮眾人皆是精神一振,唯有荀文若之眼光卻是不離曹操面上半刻,似乎是要判明主公此舉是否是強自鎮定,相隨多年以荀彧的才幹對主公的為人心性皆是了解極深,雄才大略志存高遠用在曹操身上絕不為過,可此時天下卻還有一個劉毅,不翻越這座大山爭衡天下便只是一句空話!別看荀彧乃是文弱之士但胸中那份鬥志也是不輸武者,主公給予眾人的乃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他便要通過自己的實際敵情分析來消解應樂平失陷而給眾人造成的信心缺失。

此時曹操眾人所知的兗州之戰還只是一個大概,具體的軍情並未到達,但荀彧憑借自己的見識與對漢中燕軍的細致觀察便得出了這個結論,拿下樂平燕軍多半還是要靠朱雀營的器械之利,至少他要給在座眾人都傳達這樣一個訊息,少了強力的輔助器械,燕軍雖還是強大可其攻堅能力並未恐怖到難以接受的地步,曹軍不需要因樂平之失而對守禦城池失去信心,黃衫軍遠來氣勢洶洶並不足為懼。

“文若先生所言極是,若燕軍還有朱雀營這般的強軍為輔,同時拿下三城對劉毅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由此推之其必定還是戰力有限,張燕此人雖不失為良將但與張文遠張雋乂徐公明等人相較亦是差了一籌,黃衫軍中便有精良器械也不能與樂平城下相比,我軍當要緊守各處城池不與其揚威之機,以正之見,主公還可親書一封與那荊南孫策,倘若這襄陽等處為劉毅所得,他那荊南四郡亦是朝不保夕!”方才除了曹操與荀彧之外,對於燕軍的強大還有著一份興奮的便是法正了,他需要這強大的敵人才能顯示自己的才能,漢中此處乃是攻堅謀略之處難以起到太大的作用,燕軍奇襲荊州便有可為之處。

“文若孝直所言然也,以此時戰局倒不怕孫伯符不出兵助我,如今劉毅的鐵騎營精銳盡在兗州一線,隨張燕黃衫營前來荊州亦不過數千之眾,想那小霸王當不會再有太多顧忌了,來人,取紙筆來。”曹操聞言微做沉吟便欣然出言道,精神振奮鬥志激昂只是第一步,一切還需要他想出實際的手段去加以應對,荀彧法正之言與眼下皆是良策,他自然要從善如流,諸葛孔明可以借勢他一般可以為之。

“自明日始,操當親領大軍攻擊漢中,七日之內定要取下此城,張子才、張文遠,任何一個都足以與劉郎生交換文謙!文若,孝直,吾欲令妙才的虎豹騎脫離兗州戰局奔襲張燕側背,以為然否?”伏案疾書的曹操腦海之中自然還在不斷思索著眼前的戰局成敗,第二封與孫策之書寫到一半他忽然擡頭對眾人言道,此時言語之中亦有著一種不同尋常的決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