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言語分心(第3/3頁)

子龍這一問看似隨意其實心中自有用意,以如今樂進的狀態直接勸降絕無可能,必要先以言語分其心,使他死志稍稍減弱之後再循序漸進方為穩妥之法。身為大將對於一場大型戰役尤其是事關自己成敗的戰役是絕不會不放在心間的,這二十余日趙雲高順心頭所想口中所言絕無與樂平之戰無關之處,以己度人,想必這樂文謙心中亦如是。

樂進聞言並不回答,腳步也依舊保持著固定的頻率,看似根本不為所動,可若細細觀察卻能發現在他的眼神之中已經有思索之色,趙雲此言可謂問在了點子上。坐守樂平的這陣時日,他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思索著如何應對燕軍戰術之法,不僅僅是朱雀營與遼東軍之間配合攻城之戰法,還有燕軍千奇百怪無孔不入的宣傳之策,雖是為此有些焦頭爛額可樂進也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心戰之法。

無論是燕軍的步炮協同還是這種以宣傳破城中軍心民心的手法都是他在以往的大戰之中沒有體會過的,可說趙雲高順給了他一個猝不及防!但其中有著十余日的空閑讓他靜思破敵之法卻還是一無所得,既如此他又如何能夠回答趙雲的問題?即使將時間向前推移二十幾日到達遼東軍方剛抵達城下之時他就有辦法可以破解了嗎?樂進不願承認卻不能欺騙自己,面對這樣的雙管齊下除非有援軍來援或是曹軍的器械在瞬間就能成長到和燕軍抗衡的地步,否則結局還是一般,假若在其中沒有那十余日的停頓,這城破之日定還要提前!

念及此處,便是心志堅定如樂進不僅也有片刻的喪氣與迷茫之感,更有著一種力不從心,援軍暫且不議,這器械的改良絕非一日之功,恐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曹軍在此處都無法與燕軍相提並論,那麽也就意味著想要靠堅城為憑最大程度上消耗對方的實力是難以達到預期之中的效果的,即使此次高順遼東軍攻城的戰損不在己方之下又如何?同樣的消耗曹軍就更遠非燕軍之敵,此處毋庸置疑!

堅守不得,野戰又如何了?情況恐怕還要更差,如今的劉毅已經絕非當年第一次在兗州與主公為敵之人了,燕地的興盛與燕軍的強大乃是鐵一般的事實,也許曹軍在素質與操練上還可與對方一較長短,可兵力呢?持久作戰的能力呢?更遑論他們還有著數量眾多訓練精良的騎軍!在攻城戰上看不出其威力,可要到了野戰之中就完全相反了,這青州一戰曹軍還是得了老天之助天降大雪封路使得燕軍騎兵的優勢根本難以發揮,否則於禁能否順利脫出還在兩難之間。

原本主公的戰略是在兗州固守憑借此處經營多年的堅城與地利擋住或者說是拖延燕軍的攻勢,可眼下以樂平城的情況來看,此處已然不能成立,倘若自己沒有被燕軍所俘而是沖出重圍的話怕第一時間他就要向主公建議兗州之戰曹軍當要全線退縮,否則按照原計劃執行少不得要被對方一一擊破!樂進承認論及守城自己的確不如曹仁於禁,樂平城的堅固比之魯國東平亦要稍差,可對付此城燕軍不過出動了高順的遼東軍加朱雀營,再打任何一處那便是兩軍合力!之後便是三軍齊動全軍合力,怕便是陳留也絕對扛不住燕軍這般的打擊!

樂進的沉默與臉上的神情自然盡數落在了子龍眼中,身居高位這察言觀色之能是必不可少的,將近三年時間趙雲在此處亦有不少所進,只要能夠成功轉移對方的注意自己就算初步成功,在臨時帥帳裏他還為樂進準備了更加令他震撼之事,相信其在看了之後更會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至於所問的問題會有答案嗎?至少在趙雲看來不會有,以當時樂平的形勢再打多少次亦是一般,對此他與高順都是信心十足,相信樂進再如何厲害也不會勝過二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