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反攻號角(二)(第2/2頁)

片刻之後奉孝第一個擡起頭來與劉毅對視,二人相視一笑盡在不言,相隨十數年又是性情相投,這對君臣之間的默契可謂遠超常人,劉毅此言雖是今夜方才初次說出可平時的言談之間其意亦是有所流露,是以郭嘉的機敏稍稍一想便已是全局貫通!而郭圖審配兩人這些時日也是久在燕王身邊商討戰局,比郭嘉稍慢幾分也想到了其中關鍵,至於文醜管亥等將的反應就要差之不少了,此處也非其所長。

見郭圖審配二人神色,劉毅便知其已然有所心得,眼神之中鼓勵的意思便更為明顯,二人對視之後還是由郭圖開口言道:“燕王雖居安遠,可每日各地軍情皆是不斷,卻唯有一處無一刻斷絕,那便是田大人傳來的我軍後勤損耗,圖得大王信重亦曾觀之,此戰我軍前前後後出動大軍不下百萬,可田大人卻言如此戰局燕地尚可支撐半年之久,以其一向作為怕此之數還是有所保留,想必燕王之言便是為此。”

“哈哈哈哈,公則正南真不愧深謀遠慮之士,孤之心意一猜即明,今有奉孝與二位在側,這兗州一戰當可更添所得之處,不過公則既有此言何不繼而言之?”劉毅聞言一陣長笑狀極歡暢,郭嘉一旁亦是連連頷首,可見郭公則的這番言論已然切中了方才燕王之言的要害之處,不過一旁的文醜管亥等人卻是聽的心癢難熬欲一聽究竟了。

兵法之中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言,後世亦有“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之語,二者說的都是一個道理,糧草輜重等軍中必備之物對一支軍隊的持久戰力會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進而就能影響全局,劉毅的這番言論便是對此而發!燕軍此次出戰可謂精銳盡出傾舉國之力,數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的糧草及各類物資都會是一個天文數字,而所有參戰的燕軍將領卻從來未在此處有過憂心之處,除了燕地這兩年深厚的積累之外田豫此人當居功至偉,堅持半年亦說的擲地有聲!

戰爭不是單方面雙方兵力的對比與謀臣猛將們在戰場之上的精彩表現,深入一點的話他可以涵蓋各國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在生產經濟方面,後世異族戰爭之後的那場兩軍對決,一開始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的一方最後卻以慘敗告終就不得不提其經濟崩潰的原因,假如當時沒有雄厚的外援,恐怕他們還要敗得更快,此便為深層之因。

燕軍消耗的物資巨大,曹軍、揚州軍與荊南又豈能沒有消耗,哪怕在絕對數字上他們的總和要小於燕軍可不要忘了燕地的生產與經濟實力是要在南方三雄之上的,劉毅控制的疆土亦比之廣闊許多,但觀如今的幽州並州平州包括遭受韓張聯軍肆虐的司州此時都是一副興盛之態,冀州徐州亦有後來居上之勢,燕地總的生產與經濟形勢都是穩中有升。這場大戰對此處定會有所影響,可在北平集會定下總體方略之後這些影響都被眾人齊心合力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內!

長期的戰爭必然會對一國的生產與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破壞作用,且這樣的破壞很難在短期之內加以修復,劉毅的著眼點不僅在戰場之上也到了這些領域之中,軍事上將南方三雄盡數拖進這場大戰加以消耗只是其中之一,借助戰局打擊他們的經濟與生產,阻礙延緩他們的發展亦將會是極為有效的手段,在劉毅看來此法打擊的就是他們的命門基礎,就算雙方平手可發展上的差距也會使強弱之勢越來越為分明,假若兗州之戰燕軍短期功成怕就不會有預想之中的效果!

當然最終承受戰爭創傷的只會是黎民百姓,經濟倒退生產不濟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災難,出於加速天下一統的進程,有一些代價劉毅不得不付,因為待他坐擁大漢江山之後這些損失也需要他來承擔!不過這一切也當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否則弄得天怒人怨說不得即使接手也只會是一個爛攤子,這就與劉毅強漢的宗旨有些不符了。

通過長期戰爭的手段來達到消弱對方的雙層目的,這月來便是劉毅思考之中的重點,也基本可以確定將之作為戰事走向的主導思想,如今這個思路已然成型,接下來的就是在實戰之中的操作了,如何具體行之才能將此想法的作用發揮到最倒還需要眾人去集思廣益,且前提是戰場之上絕不能出現太大的意外,至少也要保持相持之勢。

郭圖說的不錯,後勤之事猶如泰山之重,田豫在此絕不會有半點的輕忽,他既然敢說半年當無任何偏差,且還是將一些突發情況造成的消耗加大考慮進去之後方才給出的數字,對此眾人亦無半點疑問!燕軍可支撐半年那麽南方三雄呢?以眼下的實力對比而言他們是難以支撐如許之久的,即使憑借擴張得到的利益可以勉強維持但戰爭帶來的壓力一旦長期持續便會對軍心民心都有極大的影響,是以攻占兗州不容置疑,但如何攻,如何控局都需要眾人去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