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紫髯碧眼(第2/2頁)

和孫策及魯肅諸葛瑾等人一般,周瑜對孫權的才華也很是欣賞,雖然沒有乃兄的勇武絕倫,可其人在待人接物之上的應對比之孫策卻猶有過之,本來此處也並不是什麽不足之處。但周瑜總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感覺,在孫權和善待人的面貌之下卻隱藏著極為深沉的心機,孫策待弟一片至誠,但孫仲謀卻未必如此!不過這只是公瑾心中所想卻沒有任何的實際證據,所謂疏不間親,他亦不能在兄長面前吐露。

當然眼下戰局為重,周瑜不會將自己的心思放在這些事情之上,聞聽諸葛亮前來他與孫策一般也有著意外之心,但隨即就開始分析此人來長沙的目的何在,雖然之前三雄之間有過磋商,交州雙方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可畢竟當年他們可是刀兵相見多次的,揚州之戰更是心中之痛!倘若不是燕地給三雄的壓力太過巨大,孫策無論如何也是不會與劉備進行合作的,倒是對於劉毅的出兵他並無太多的怨恨。

回到長沙之後周瑜平時思索最多的便是眼下的戰局,曹軍在中原之處無法與燕軍抗衡兗州之失只不過是時間長短,這已是眾人的共識,倘若戰局如此發展對南方三雄皆無好處!可劉玄德之揚州比之孫策的荊南之地更要首當其沖,兵屯廬江的他都還在觀察周瑜就更要與之比比耐性了,就算是唇亡齒寒也有個先後之別,三方雖是合作以抗燕軍但還是各自為戰絕非鐵板一塊,於此中更要沉得住氣。

本來依照周瑜所想劉備就算要渡江出擊怕也不會短期為之,可徐晃兵出徐南卻使得形勢發生了變化,劉毅的態度似乎忽然就變得極為強硬起來,龍驤軍的舉動當可視作他對劉備兵屯廬江的直接回應!當然此舉到底是虛張聲勢還是劉毅心中已然別有良謀還要留待事實驗證!但此時諸葛亮的前來卻可以證明燕軍的行動定是有所準備,劉郎生根本就不懼同時面對曹劉兩家,強大的實力與在中原之處的優勢兵力固然是他的依仗,但能令劉備如此忌憚的卻唯有一種可能。

“公瑾是說,甘寧的飛虎軍又前來大江之上了?”孫策聞言沉吟起來,他對劉備的不喜還要在周瑜之上,與之合作不過是為形勢所迫,聞聽劉毅對徐南用兵之時他還頗有幾分幸災樂禍的心思,可無論如何大局還是眼前最重,諸葛亮乃是劉玄德心腹之臣,在此時燕軍壓境之時卻派遣此人前來與自己相見,揚州所受的威脅便可想而知!劉備當不會不知自己對他的態度。照理說龍驤軍雖是燕軍王牌,烈火軍戰力亦極為強悍,可有大江為憑還不應如此,那麽就只有甘寧飛虎軍了。

孫策的話只說了一半,他相信以自己與周瑜之間的默契公瑾定會猜到他的想法,倘若說徐公明率領龍驤軍兵發徐南還只是敲山震虎的話,甘寧飛虎軍的到來便已經將劉毅的決心表露無遺,不管劉玄德有沒有相助曹操之心,他已然不耐久候了,幹脆主動出擊看你劉備究竟有何動作,而飛虎軍的戰力孫策周瑜皆心知肚明,揚州水軍多半不是對手,長江水道的控制權亦會落在燕軍手中,到時攻擊兗州便全無顧慮,由此亦可見方才呂蒙的一番分析可謂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