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千古一帝(第2/2頁)

燕地的百姓對燕王發動的這場大戰表現出了極大的支持,這既要歸功於劉毅長年累月在民間建立的聲望亦有很大的一部分功勞要給予燕地的宣傳處,其中向朗、楊修,陳琳、劉玉等人都是盡心竭力。隨著這個新設部門不斷發揮巨大的作用,它們在劉桓心中的地位亦是越發重要,上述四人除陳琳之外可以說都是世子的得力心腹。

暫且拋開燕地之內的諸事不提回到兗州戰場,郭嘉利用燕王下令緩攻城池的間歇發動的這場宣傳攻勢還在如火如荼的展開。最早先商談戰法之時曾經有人提出用轟天炮將那些標語等物打入城內,但考慮到射程問題,此法顯然並不可取。真的如此操作,能夠看見這些標語的都會多半是曹軍士卒,他們的意志並不能在輕易間就產生動搖。

劉毅的仁義之心只是針對大漢子民而言,對於敵軍士卒就絕不會有此念頭了,身為一個戰士,自從第一天登上戰場之日他的生死已然不會由自己來決定!在此處朗生是絕不會手軟的,亦不會在意采取什麽樣的手段,戰場上永遠都不是心慈手軟的所在,而宋襄公正是因為沒搞清楚這兩者的區分才會在歷史上留下笑柄!打仗之前還要士卒們仔細觀察對方的頭上有沒有白發,或者是不是老弱病殘!在瞬息萬變的激烈戰鬥之時有這個觀察的機會已經夠敵軍殺死你好幾次了,兩軍交戰只求擊敗殺死對方,在這裏談仁義和自尋死路絕無區別。

器具所此時正在研究之中的那種飛鳥倘若能夠實驗成功就將會成為燕軍對敵軍城池的宣傳攻擊利器,轟炸堅城的事情朗生是不會去想的,但以此來投放傳單卻可以在精確的操控之下做到全無死角,尤其是在面對敵人的孤城之時,宣傳戰的威力甚至可以瓦解敵軍王牌部隊的士氣,這一點在後世很多的戰役之中已然得到了成功的驗證,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之下,它所起到的效果比之大軍強攻還要優勝許多。

不過那種飛鳥還在研制之時,距離成功尚有一段距離,更別說此時裝備燕軍了,於是乎眼下遼東、北平、疾風各軍的風箏大法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燕軍八大主力之中此時尚還沒有專門的宣傳隊編制,但熟悉此道的士卒卻是不少。樂平等城之中的百姓只要擡起頭來就能見到那些漫空飛舞的風箏,亦可極大的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曹軍士卒始終不可能將所有飛入城中的這些風箏盡數收繳,總有一部分會傳到百姓手中,而他們就將是把這些消息擴散的全城的最佳媒介!

一開始樂進、於禁、曹仁等人除了稍稍驚奇之外還並不清楚燕軍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在之前的所有戰事之中這樣的戰法是從來沒有出現過得,可不久之後便在街間巷角流傳起來的那些消息就讓他們見識到了這種新式戰法的威力!百姓最大的忠誠度就建立在自己生活無憂的前提下,倘若被他們知道城破之後不但不會受到傷害還能有著更好的待遇是個人就會心思活泛起來,須知這可不是抵抗異族侵略的戰爭,燕軍更有著朝廷大義的名分,如此的宣傳顯然更具誘惑力!

當城中都在傳說燕軍風箏之上所載之事時,將信將疑的百姓們還會在一些商人那裏得到驗證,北平乃是大漢都城,經過劉毅十數年的苦心經營也成了經濟文化中心,來此經商的商人不計其數,他們在有了親歷之後便會將這些閱歷傳播到四面八方,免費的替燕地做了最好的宣傳!而這樣的交流幾乎是南方三雄無法制止的,因為他們也需要這些商人從燕地為其運回急需的物資,且宣傳戰也是陌生的概念。

這樣的傳播不顯山不露水卻有著潛移默化的功效,當曹軍眾將反應過來派兵收繳那些風箏甚至用上戒嚴之法來制止消息傳播的時候卻已經晚了一步!即使在戒嚴的情況下百姓們依舊有著自己的溝通辦法,而且這樣的壓制反而更能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對此樂進、於禁、曹仁等將都是極為頭疼,他們還不敢在此時過於對百姓用強,倘若大敵當前再激起民變,這城池就不用守了,燕軍不攻反而比強攻更具威懾,現在的曹營眾將們倒是恨不得燕軍的強攻能夠再度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