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廣陵夜宴(第2/2頁)

這當然也是龐統選擇徐晃而不是麴義前來此地的目的,燕軍八大主力軍統領之中,公明跟隨燕王時日最久,且無論長相氣度學識都可為眾人之佼佼,頗有儒將風範,用之於戰場自可縱橫馳騁寒盡地膽,而在此處亦能與眾人和睦安定其心,換了麴義與前者處尚能不至遜色,可後者之間就要相形見拙了。徐南之處重在收取人心,公明顯然就是最佳的選擇,其人亦是劉毅心中復合型大將之才的典範。

至於與公明同來的徐州名將曹將軍更是一掃往日的失落,極有揚眉吐氣之感,這人一旦心情上佳,便是行走儀態都會有所變化,觀其邁步之間顧盼神飛,就連那發胖的身軀也有了幾分雄壯之意。而很多與之熟識的士族眾人或是商者見了曹豹與燕王愛將徐晃竟然如此親近心中都是一動,此處以後將在燕王治下已然是不爭的事實,若能與這被其稱為良將的曹將軍拉近關系絕對不失為明智之舉!

當晚陳圭在府中親自設宴為公明接風洗塵,廣陵城中頗具名望之人亦盡皆出席,宴前徐晃便先明言自己前來所為何事,尚要仰仗各位盡力相助,言語之間不無威嚴之態卻也表現出了不少和善之意。見徐將軍如此禮賢下士,眾人怎能不投桃報李皆紛紛出言自當助將軍一臂之力,此後宴席方才正式開始,歌舞、器樂等會中必備之事一一上演,徐將軍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更不時與在座眾人親切交流,越發顯得揮灑自如!這亦要歸功於下邳城中的那些宴會了,本來眾將操練尚且不及哪有心情為這等之事,可燕王卻是有言,平日裏的交際宴席乃是人之常情,在保證麾下操練不受影響的情況下也要參與其中。

不過徐晃在宴席之上看似與眾人都是言談甚歡,可心中所想可與此間沒有半點的關系,今日隨他進城的龍驤軍士卒不過五千之眾,照其所言此乃燕王慣例軍不可擾民,哪怕城中會有埋伏五千龍驤軍足以應對一切突發情況。而在龍驤軍來此一日之前兩營步卒與騎兵營已經在副統領臧霸的率領之下以最快的速度向著原先六合水寨的位置穿插而去了,其余各營亦會在今晚之後兵分幾路迅速占領徐南多處要地,徐晃的第一步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將此處全局掌控手中。

而一旦臧霸傳來訊息,跟在龍驤軍身後的民夫隊伍亦會攜帶建立水寨所必須的工具器材緊緊跟上,如今民夫隊的行進可不是僅僅靠他們的雙腿的,數百輛騾馬拉拽的大車將會大大增加他們行進的速度!第一批民夫便是在一千龍驤軍士卒看守之下的三千倭奴營,他們將承擔建立水寨之中最大強度的工作,按照燕王與龐軍師之命,這個水寨一旦建立就不會是臨時性的存在,按燕軍的說法叫做戰略永備工事!

徐晃並不知道為何燕王會對這三千倭奴營有著如此強烈的防範之意,在他看來經過田豫的調教這些海島之奴的服從性甚至已不在龍驤軍士卒之下,幹起活來更是個頂個的行家裏手,對他的麾下已然是一支不錯的輔助力量!當然燕王之命是定要遵從的,田豫亦是有過交代對這些人絕對不用手下留情,其中一言頗為精妙,他們只不過是人形工具而已!有此想法並不代表公明心中對這些奴隸會有什麽憐憫之意,在劉毅的熏陶下所有戰將都有著一種極為強烈的大國心態,異族倘若像如今的烏桓匈奴能為我所用便也罷了,否則就殺到你怕!

酒宴結束之後陳圭又單獨請徐晃入內堂敘話,公明欣然相從,此人亦是龐軍師著重交代的徐州士族之一,乃是燕軍要爭取的對象,但也有一些事情是必須要事前與之明言的,以後此處便是燕地,自然要按照燕王的規矩來,曹家陳家一帶頭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